Skip to main content

心病還需心藥醫,中醫治神、治意、醫心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
   日期:101年05月03日
 
   

 

 

 

中醫也有心理治療。張欣醫師指出,中醫稱心理治療為「治神」,另有治意、醫心等說法,將之視為「心藥」。

張欣提到,中醫有很多有趣的記載,例如有醫家認為「無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難治的病需憑「三寸不爛之舌」治之。鬱在情志,需以情志解散,情志即是無形之藥。在實際的針、藥之外,心理治療不能偏廢。

醫師指出,中醫所謂的心療即創造良好環境、利用有益於身心健康的自然條件,改善心理狀態;意療則是運用言行、改變環境等方法改善精神創傷;情療則採用中醫以情勝情的觀念,認為如喜、怒、恐、悲,思可以相互制衡,避免單一情緒過度表現。

心理影響生理的情況不勝枚舉。醫師指出,例如心理壓力易導致許多皮膚病誘發或惡化。壓力太大造成的皮膚病不少,有些與免疫異常有關。治療這類疾病,藥物扮演輔助作用,民眾自我的身心平衡才是改善關鍵。

中醫師臨床上有些成年患者因兒時某些生活經驗或遭嚴厲教養、對待而開始出現恐懼焦慮,服用鎮靜劑達十幾年,到成年仍無法擺脫,後採中醫治療,經逐漸開導,才逐漸改善。醫師認為遇到類似病例,必須配合詳談與開導,認真傾聽,才能幫助患者逐漸走出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