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是傳統醫藥中家喻戶曉的藥材,坊間的觀念中何首烏是貴重藥材不易取得、療效可使頭髮由白色轉黑,但事實上是如此嗎?
如果知道何首烏的傳奇以後,對何首烏會更加了解。中國藥材命名複雜,一個藥材往往有好幾個名稱(一藥數名)。也有好幾個藥材有相同的稱呼(一名數物),但基本上命名的來源有依據樹名、外形、顏色、味道、功效、人名等。但何首烏就是以人名來命名的藥物。
何首烏名稱的由來
唐代,李翱所著的何首烏傳中記載:何首烏這個人住在順州南河縣,現廣西省陸川縣附近,祖父叫能嗣,父親延秀,祖父本名田兒。但從小身體虛弱,雖然到了五十八歲,仍舊不敢娶妻。
平日他樂於仙道,常隨師父在山上。有一天因喝酒醉了,睡在山裡。突然看到山中有兩株樹藤雖然離了三尺的距離,但苗蔓卻互相糾纏在一起,很久才開,分開了又相纏在一起。此時讓惺忪的他突然驚醒,他心裡想怎麼會有這種現象。
第二天,天一亮就往植物的地方,採掘它的根帶回鄉里,問人家這是什麼東西,竟然沒有人知道。後來有山老來指示說你既然無後代,而這藤也很奇特,這恐怕是神仙之藥,你不妨服用看看。於是他就把它研成粉末,空腹以酒服用。過了七日就見效,數月後,身體比以前更強健。往後常服用此藥,發現甚至於連經年的舊疾都治好了,頭髮變黑,容貌也變年輕許多。
結婚十年之內,生了幾名男丁,所以乾脆把自己的名字由田兒改成能嗣,表示很會生育。他與他的兒子都因此而長壽,活到一百六十歲,兒子延秀生首烏,首烏服此藥亦生了好幾個孩子,活到一百三十歲,頭髮仍舊烏黑。鄉里有一位李安期的人,因為和首烏走得很近,所以也得到這個方子,也服用了,結果也得長壽,於是把它記述下來,流傳於後世,也因此稱此藥為何首烏。何首烏,它的植物名字叫夜交藤,何首烏是夜交藤的地下部分。
何首烏的炮製
何首烏所含成分,除含量較有大量菎類成分外,還有4%磷脂類、6%胺基酸,含十八種元素包括鋅、錳、銅、鐵、鈣、鉀等成份。生何首烏因成分上含大量的菎類成分,吃了較易產生腹瀉現象,所以生用雖然可以治便秘。但是因為體質及服用劑量上的關係,使用生何首烏常有一些不舒服的反應,如瀉得太厲害或腹部絞痛現象。所以要應用於滋補方面時,都要經過加工的過程,因為生的首烏和炮製過的何首烏在成分上有所差異。
炮製後的何首烏稱製首烏,主要是將採收後的何首烏塊根,切片加入黃酒及黑豆汁。一般何首烏五斤,需要用黃酒1.3公斤(約兩瓶酒的量),黑豆五百公克事前要先壓汁備用,三種物質混合均勻。悶置3-4小時,使酒與黑豆汁滲入何首烏裡面。然後隔水加熱,蒸至酒及豆汁盡被吸乾,取出使用。這時候何首烏的藥材由深褐色變成黑色。傳統認為蒸的時間越長越久,它的補性越好,所以何首烏在固有典籍中都稱要經過九蒸九曬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