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中藥臨床應用日趨普及,在使用過程中的某些不良反應或毒性反應,也讓民眾對中草藥安全性產生質疑。由於中藥材基原變化大、成份組成多樣性且藥理活性複雜,加上炮製方法各異;因此,如何審慎客觀地評估中藥不良反應,並針對其毒副作用加以適當處置並發揮療效,是每一位藥師均需具備之基本能力,本文將以巴豆為例加以說明。
二、來源及型態特徵
(一)來源:巴豆屬大戟科(Euphorbiaceae)喬木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成熟種子,產於四川、廣西、雲南、貴州等地,生於山坡、溪邊、林中向陽處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李時珍云:「此物出巴蜀,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雷公炮炙論云:「巴顆小、緊實、色黃;豆即顆有三棱、色黑;若剛子,顆小似棗核,兩頭尖。巴與豆即用,剛子勿使。」。李時珍謂:「兩頭尖者是雄。蓋其小者種皮尤堅脆,故稱剛子」。
(二)型態特徵:常綠灌木或喬木,高2~7公尺。樹皮深灰色,平滑,稍呈細線縱裂;新枝綠色,被稀疏的星狀毛。單葉互生,具柄;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7~17cm,寬3~7cm,先端長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淺疏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較淡,初時兩面疏被星狀毛,基部具3脈,近柄兩側各具1腺體。夏季開綠色花,總狀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同株,雌花在下,雄花在上,萼片5,被星狀毛,雄花無退化子房,雄蕊多數,花絲在芽內彎曲;花盤腺體與萼片對生;雌花無花瓣,子房3室,密被星狀毛。蒴果倒卵形或長圓狀,有3個鈍角,無毛或有星狀毛,3室,每室含種子1粒,種子即巴豆,略呈橢圓形或卵形,稍扁,長1~1.5cm,寬8~10mm,厚約4~7mm;表面黃棕色至暗棕色,平滑而少光澤。種阜在種臍的一端,為一細小突起,易脫落。合點在另一端,為圓形小點,合點與種阜間有種脊,為一略隆起的縱棱線。種皮薄而堅脆,剝去後,可見種仁,油質,不能口嘗。
(三)品種考證:巴豆始載於本經,列為下品。別錄云:「生巴郡川谷。八月採實,陰乾,用之去心皮」。新修本草也記載:「樹高丈餘,葉似櫻桃葉,頭微尖,十二月葉漸凋,至四月落盡,五月葉漸生,七月花,八月結實,九月成,十月採其子,三枚共蒂,各有殼裹」。綱目云:「巴豆房似大風子殼而脆薄,子及仁皆似海松子;所云似白豆蔻者,殊不類,此物出巴蜀,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本草圖經與綱目均附有巴豆植物圖。從以上描述與圖形考證,歷代本草所載巴豆與現今所用品種一致。以下就現存之巴豆屬中草藥依科別及藥用部位整理如表一。
三、藥材特性:
(一)藥材外觀:巴豆外觀成橢圓形、略扁、脊面隆起、長約1~1.5cm 、直徑約6~9mm 、厚約4~7mm 、表面灰褐色、平滑、橫斷面略成方形、種皮薄而堅脆、剝去後可見種仁、內胚乳肥厚、淡黃色、油質、氣無、味微澀、而後有持有辛辣感(1)。
(二)性味歸經:辛、辣、有大毒,歸胃、大腸、肺。
(三)成份功能:含巴豆油、蛋白質中的巴豆毒素(crotin)是一種毒性球蛋白,另含巴豆?(crotonoside) 、胺基酸和?等。具瀉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種子:辛,熱;有大毒。瀉下祛積,逐水消腫;根、葉:辛、溫,有毒。溫中散寒,祛風活絡。
(四)用法用量:大多製成巴豆霜用以減低毒性,內服0.1~0.3g,多入丸散,外用適量。
(五)配伍:本草綱目:「巴豆與大黃同用,瀉下反緩,為其性相畏也」。良方自序云:「巴豆善利也,以巴豆之利為之未足,而又益之黃,則其利反折」。(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