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呷健康》挑食材 - 當地、當季、合體質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
   日期:11月18日
 
   

 

 

 

傳統中醫常有一些選擇食材基本觀念,這些觀念有助民眾挑選適合自己的食材。中醫師沈邑穎表示,中醫認為,健康飲食常有三個重要觀念,那就是因地、因時、因人,因地就是本地生產,因時就是當季食材,因人就是適合身體。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俗話說的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意思是說當地食材最適合當地民眾。

但有些人可能會問,許多水果在台灣沒有生產,進口水果能不能吃?醫師認為,進口水果當然能吃,不是不能吃,只是少吃一點比較好,比例上還是應以當地生產的食材最好。

吃本地生產的食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資源可以養活當地的民眾,簡單來說,在哪個地方生存,就應該吃哪個地方生產的食材,這樣才會越吃越健康。此外,住在南方的人,比較不適合吃北方的食物,只能少吃一點;住在北方的人,比較不適合吃南方的食物,也只能少吃一點。

吃當季生產的食材

台灣農產品算是相當豐富,但是選擇蔬果仍要選擇季節蔬果,目的是要在蔬果本身營養最豐富的時候食用,也就是盛產的季節,比如冬天盛產白蘿蔔、夏天盛產空心菜等。

吃適合身體的食材

人體構造是數百萬年演化而來,腸胃有一定飲食習慣,當地食材能從以前留到現在,代表適合當地民眾飲食,如果一吃就會拉肚子,那也不會有人要吃這種食材,也不會有人買賣或種植,甚至就從市場消失。

貼心小叮嚀

中醫治病同樣考慮到因時、因地、因人「三因制宜」的概念治療法,簡單來說,因人制宜指的是治療疾病必須根據人體的體質、性別、年齡等不同情況擬訂治療方針;因時制宜指的是根據季節氣候的特徵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因地制宜指的是按照不同環境水土,制定適合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