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 - 漫談兒童川崎氏症成因及治療 (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971期)
   文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 - 王筱萍藥師
   日期:06月20日
 
   

 

 

 

川崎氏症又稱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 MCLS),是屬於幼兒期的一種急性疾病。川崎氏症主要是增加心臟併發症如冠狀動脈瘤(aneurysms)、抑制心肌收縮、心衰竭、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和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的發生風險。在許多國家,川崎氏症目前已成為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成因,其他非心臟性併發症並不常見,這些不常見的併發症包括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巨噬細胞活化、腎功能改變、急性腹痛和聽力喪失等,對兒童而言,可以說是非常兇險的疾病。

診斷及流行病學

川崎氏症於1974年由川崎富作醫師首先發表報告而來,是一種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主要是侵犯中型大小的血管,特別是冠狀動脈。造成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不過致病原因極可能是一種病毒感染所引起。川崎氏症於全球各地、各個種族都有病例報告,但是主要還是盛行於亞洲,特別是日本;而在美國及歐洲,有色人種如黑人、亞裔人種的罹病率都高於白種人。川崎氏症兩個發病高峰在6-12個月大及2-3歲大的兒童,通常多發生在冬末、春季。國內的統計調查顯示川崎病的病例數目逐年增加。從1976年台大發現首例兩歲男病童後,到1993年時為每十萬五歲以下兒童達31.64例,大部分為五歲以下,平均為兩歲。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和美國兒科協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之治療指南,川崎氏症診斷應符合幾項臨床表現,包括無法解釋原因之長時間發燒持續至少5天,並符合下列五項標準中的四項即可成立,這五項標準包括雙側眼球結膜充血、口腔黏膜變化(包括嘴唇乾裂、口腔咽喉黏膜充血、草莓舌等)、四肢出現變化,包括手掌、腳掌於急性期出現水腫、紅斑,恢復期間指甲有脫屑症狀,多型性紅斑 (polymorphous rash)和頸部淋巴結腫大(其中至少一個淋巴結直徑大於1.5公分)。近年來亦發現許多疑似川崎氏症,但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條件者,則稱為非典型或不完全性川崎氏症。

治療

初始建議治療措施包括單次靜脈輸注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 IVIG)2 g/kg,輸注時間為8至12小時,和口服投與阿司匹林。IVIG應於病發後7-10天內投予,初始劑量為30-50 mg/kg/day,每日分四個劑量給予。完成初始治療後,通常須於24小時內監測病人發燒症狀是否緩解。目前IVIG對疾病的效益機轉並不是很清楚,但IVIG有廣泛性的抗發炎作用,並且可降低發燒和急性發炎物如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和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產生,然而紅血球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可能會因注射IVIG後,因帶正電荷蛋白質,如免疫球蛋白會增加紅血球細胞的沉降率。IVIG改善川崎氏症預後的可能機轉包括製造及調節細胞激素(cytokine)濃度,加強T細胞的抑制活性,下調抗體合成,和提供抗特異型抗體(anti-idiotypic antibodies)。

(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