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高齡化,伴隨少子現象,喚起社會對於未來可能面臨「長期照護」的危機意識。據《健康遠見》調查發現,有近半數民眾沒聽過2015年5月立法院通過的「長期照顧法」,6成4不知道地方政的照管中心,且高達9成3沒用過相關服務。
長照法宣導須再加強 居家照顧需求最大
據這項由遠見民調中心10月所做的「國人長照認知」調查,共計訪問804名40歲以上民眾。發現近半數民眾沒聽過長照法,顯見長照對大眾來說,仍是陌生議題。
當問到台灣最需要的長照服務是什麼?結果為居家照顧、交通接送、醫療輔具的購買和租借,以及居家∕社區復健,名列前四項最需要的服務。進一步詢問,有六成願意自費取得服務,平均願意自付金額是8134元。此外,長照服務多元,費用差很大。比對發現,雙北不願意自費自付差額者約有一成,基宜花東不願意者卻有約兩成三,顯示偏遠鄉鎮確實有比較多人不願自費負擔。
偏好居家在宅服務 6成老後想跟子女同住
至於自己或家人,未來如果有長照的需求,偏向居家在宅服務仍是最多,約6成民眾想跟子女同住,其次才是養護機構、日間托老。但老人福利聯盟祕書長吳玉琴也認為,這一代的價值觀十年後會逐漸改變,受少子化衝擊,未來老人對於住進機構不會再那麼抗拒。因此雖然在宅安養仍是主流,但對於機構的接受度應會愈來愈高,因此機構的居住品質 一定要往上提升。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涂心寧認為,一般只有家中有人失能,才會注意到長照服務,因此,各縣市長照中心才是提供服務的第一道關卡,期盼長照中心的宣傳方向、對象可更聚焦在基層里長、區長和醫院,以接近有需求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