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視人口中,亞洲區居多,其中又以台灣、香港、新加坡居冠。從民國40年,台灣學生近視比例約14%,現在台灣年輕人近視比例至少占80%,其中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的青少年,也占20%,比例幾乎要高居世界第一。
高度近視人數逐年增加,到老年時,視力可能會惡化,諸如: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眼症機會,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所以,近視比例居高不下的問題,不可輕忽。
近視族除了選擇眼鏡時應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之外,平常就應該要作好眼睛保養,要避免長期、近距離及用眼過度,適度讓眼睛休息。
防治近視注意事項:
1、每天戶外活動3小時。
2、未滿2歲兒童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天勿逾1小時。
3、20-20-20法則:簡易預防近視方式,20分鐘用眼、看20英呎(6公尺)窗外、每次20秒。
4、每年定期視力檢查1~2次。
一般人要定期檢查眼睛
眼科醫師蔡瑞芳建議,20~30歲間,至少要到眼科去做一次的眼睛檢查;30~40歲間,至少要做二次的檢查;40~50歲間,每二年應做一次的檢查;50~60歲間,每年應做一次的檢查;60歲以上,應每半年做一次檢查。
但,若檢查時,發現具有高度近視、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的話,不論年齡則要每三個月或依醫師指示做詳細的檢查。
這包括眼壓、視野、視神經纖維厚度斷層掃瞄檢查、黃斑部斷層掃描檢查及螢光血管攝影檢查等,以建立基礎資料及檢視是否有進行性的變化。
最後,醫師也表示,小孩的大腦視覺系統七歲前都還在發育,七歲前為治療黃金期,若有近視前兆,建議配戴眼鏡必須要經過眼科醫師的檢查較為適當。蔡醫師更呼籲國小老師及學童家長,應注意改善小朋友生活作息,多多接觸戶外環境以及培養正確的用眼習慣。
實際操作的建議為:學校老師在每天的六次下課後各十分鐘,應多多鼓勵學童離開教室、觀看遠方,那麼在校時間至少有六十分鐘的戶外活動;家長在接送孩子至安親班之前,讓小孩多接觸一小時的戶外,兩者的時間相加,學童一天就有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或者曬太陽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