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風城醫師表示,中醫腹部望診起源相當久遠,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已有相關記載;腹診可以識病症,通常腹部皮膚顏色跟身體皮膚顏色相同,如果發現皮膚發紅、發黃、發青黑、紋路變色等異常情況,代表身體出現潛在病症。
陳醫師指出,如果只有腹部皮膚色紅,全身皮膚沒有明顯變化,按壓之下就褪色,通常代表火熱之邪壅聚於腹部,這時若伴有劇烈腹痛,很可能是腸胃穿孔的緊急徵兆,患者最好馬上積極診治;若僅僅局部皮膚掀紅,則可能為瘡瘍、腫毒、廱疽。
瘡瘍指的是皮膚生瘡潰爛;腫毒指的是一般性皮膚炎症;廱疽指的是毒瘡,又多又廣稱為癰,病灶比較深稱為疽。陳風城醫師進一步指出,如果腹部皮膚色黃、全身也跟著發黃,通常代表此人患有肝膽疾病;如果腹部皮膚突然發起青黑色,通常表示患者出現肝腎危證,必須立即接受診治。
此外,如果腹部紋路呈現藍色、紫紅色,通常代表此人可能罹患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傳統中醫認為,觀察肚臍也可以找出疾病的徵兆。陳風城醫師表示,很多民眾以為肚臍對人體沒什麼作用,其實不然,譬如肚臍受涼就容易引起腹痛、感冒等。此外,臨床診病時發現,觀察肚臍形狀變化即可了解身體疾病的徵兆。
透過檢查肚臍變化,可望及早得知身體的健康狀態。陳醫師指出,肚臍俗稱肚臍眼,中醫稱為「神闕」,通常男性肚臍呈現圓形,並且下半部豐厚朝上,像這種情況代表腸胃功能比較強;通常女性肚臍豐盈呈滿月形,下半部結實有彈性,如此情況代表內分泌、卵巢功能正常良好。
如果肚臍向上,形成一個頂端向上的三角形,通常代表此人消化機能不良,以及可能罹患肝膽疾病;如果肚臍向下的話,通常表示此人可能患有便祕、胃下垂等病症;肚臍小而淺,這類型民眾可能體質虛弱多病;肚臍呈現凸出狀,這類型民眾多半腹內有積液、女性卵巢有囊腫。
肚臍凹陷很深多半代表腹內慢性發炎;周圍形狀如蛇纏繞一般,多半代表肝臟有疾病;肚臍眼偏右常會出現腸胃炎、肝功能不良、四肢關節神經疼痛等病症;肚臍偏左常會出現腹瀉、便祕、口臭等症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