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服用抗憂鬱藥停藥,小心復發甚至慢性化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記者:龐清廉
   日期:12月11日
 
   

 

 

 

現代人因為社會和生活壓力大,憂鬱症頗為常見,但醫師提醒,服用抗憂鬱藥物後不可以隨便停藥,需由醫師視病人狀況決定停藥時機及方式,以免引發戒斷症狀,或使憂鬱症復發,甚至讓憂鬱症慢性化。

嘉義市一名林姓婦人,日前因為經常莫名哭泣、睡不著、吃不下,無心工作,求助於身心科醫師,服用抗憂鬱藥物二周後,覺得症狀改善,便自行停藥,但沒多久所有症狀又出現,只好再度向醫生求助。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徐鴻傑表示,一般輕度憂鬱症,可以藉由心理治療、運動、飲食等方式改善,不一定要服藥。中度憂鬱症患者,若是已影響心理、生活功能,無法好好照顧自己、或順利工作時,也應考慮以藥物進行改善。但如果已經是重度憂鬱症,則一定要先用藥,以免腦部受到疾病影響,造成無法復原的傷害。

醫師指出,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大部份病人用藥治療改善之後,依照醫師指示逐步減藥,多數可以順利停藥,並不會有成癮的危險。但需留意服藥時間需有足夠療程,達到有效治療劑量,否則憂鬱症會有再度復發的風險。

藥劑師也說,服用抗憂鬱藥若併服其它藥物時,也要留意藥物交互作用,最好在看其他科時,將藥物帶給醫師查看,以免交互作用讓藥效打折扣或衍生其他不適,影響治療效果。

醫師強調,憂鬱症要成功減藥甚至停藥,除了遵照醫師指示外,有些藥物減藥速度不能太快,否則會出現噁心、頭暈、煩躁、失眠等戒斷症狀,為了避免操之過急,減藥過程中,要注意日常作息仍要維持規律,不熬夜,多運動,才能讓減藥過程順利。而少部份無法完全停藥的患者,也可減到只需服用低劑量藥物,就能重拾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