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吃火鍋旺季,不過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提醒,心房顫動患者如果正在服用傳統抗凝血藥物「華法林」(Warfarin),就要特別小心選擇食材,像茼蒿、大白菜、花椰菜、香菇等都會影響藥物效果。臨床上也遇到患者很喜歡吃咖哩鍋,沒想到咖哩含有薑黃,會讓藥物效果變得更強,結果引起流鼻血等出血問題,
尹居浩主任指出,像茼蒿、萵苣、大白菜、花椰菜會使華髮林藥物效果大打折扣,患者用藥原本是為了降低腦中風風險,結果吃下這些食物,藥物就無法達到預防腦中風作用,另外,人參、黃耆也會抑制藥物效果。至於香菇、當歸、薑黃等食物才會讓藥物效果更強大,可能增加患者出血風險。
「香菇不能吃、花椰菜也不能吃,我哪裡會記得這麼多不能吃的東西!」八十二歲陳老太太因心房顫動造成中風,導致記憶力受損,兒女上班無法為她準備餐食,陳老太太只得自行準備早午餐,但服用傳統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的她常記不得傳統抗凝血藥物許多飲食限制,生活、飲食品質也大受影響。
尹居浩主任表示,含維生素K的食物會影響傳統抗凝血藥物凝血效果,造成INR值(國際標準凝血時間比)控制不易,由於含維生素K的食物至少有十種以上,陳老太太因為常常記不得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因此造成INR控制不易,陳老太太的INR從一點多到四點多都有,還常常因此和兒女起爭執。
尹居浩主任也強調,「心房顫動患者要預防中風,除了飲食要注意之外,其實在入秋之際更要注意保暖!」尤其這個禮拜開始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氣溫會下降到十四度左右,日夜溫差約八度,早晚溫差大,寒流侵襲時,低溫更會滑到十度以下。尹居浩主任指出,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在秋冬及低溫時較容易出現急性缺血性中風,此研究以季節做區分,發現一到冬天,心房顫動患者出現缺血性中風機率比夏天增加一倍之多,因此心房顫動患者一定要多注意保暖,以避免中風悲劇發生。
心房顫動患者想要預防腦中風,除了傳統藥物「華法林」(Warfarin),還可以選擇凝血第二因子抑制劑、凝血第十因子抑制劑。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指出,凝血第二因子抑制劑一天需要服用兩次,而凝血第十因子抑制劑一天需要服藥一次,患者一定要遵照醫囑用藥,臨床上曾遇到患者原本需要服用兩顆藥,結果晚上偷藏一顆不吃,竟然引起腦中風。
尹居浩主任解釋,心房顫動患者晚上睡覺時較容易腦中風,主要是就因為水份不夠、血流較慢,如果沒有按時服藥,中風風險就更高。根據研究報告顯示,患者若一天需要服用三次藥、兩次藥,服藥順從性會降低,相對來說,每天若只需要服藥一次,服要順從性便大大提升。
尹居浩主任援引一項國際大型研究指出,根據新版中風風險評估指標,心房顫動患者當中,有將近三成中風風險遭到低估,有近四成患者沒有服用抗凝血藥物。根據台灣統計資料,近五成心房顫動患者沒有被處方抗凝血藥物。有些患者是使用抗血小板藥物,不過抗血小板藥物較無法幫助心房顫動患者預防腦中風。
尹居浩主任補充,就心房顫動患者而言,服用傳統抗凝血藥物華法林雖可降低缺血性中風發生率,但使用劑量太高會有出血副作用,根據臨床研究,亞洲人特別容易因使用華法林藥物產生出血副作用,且出血問題往往更為嚴重,有患者甚至整片肌肉或腸胃道都是血淋淋,讓人看了怵目驚心。不過若藥物劑量太低,則無法達到治療預期效果。因此,患者若使用傳統藥物,必需定期測量INR,以調整用藥劑量,服用傳統藥物時,一旦抗凝血功能調控不佳或未監測抗凝血功能,將提高中風風險、出血副作用,甚至死亡率也大幅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