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廈門的楊曉東,因罹患嚴重的僵直性脊椎炎,身軀變形超過200度,上下半身呈現對半折的「?」形狀,19年來無法自由伸展身軀。幸運的是,楊曉東跨海來台,經花蓮慈濟醫院醫療團隊手術矯正後,已能抬頭挺胸,也實現多年來「平躺在床」的心願。
從「?」到「!」 他等了19年
現年31歲的楊曉東,因罹患僵直性脊椎炎,12歲開始出現脊椎、腿部痠痛等問題,身體漸漸蜷縮,最後身軀畸形彎曲的幅度竟超過200度,臉部緊貼膝蓋,身形看起來像問號,且兩腳無法順利伸直、張開,讓他行動受限,19年來都蝸居在家,封閉自我。
為了實現「抬頭挺胸」的願望,楊曉東在廈門市慈善總會的轉介下,於5月跨海來台就醫,經花蓮慈濟醫院醫療團隊的治療,進行兩側髖關節置換手術與腰椎切骨矯正等5次手術和長時間的復健,終於讓身形在5個月內從「?」變成「!」,矯正量約140度,且身高也從100公分拉直增長至近150公分,瞬間長高50公分。
脊椎嚴重彎曲 青春期發病是主因
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任陳英和表示,楊曉東在正值發育期的青年時期即發病,不僅是導致脊椎嚴重彎曲的主因,也是他接手過僵直性脊椎炎個案中彎曲程度最嚴重的。
經醫療團隊評估,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為楊曉東打開蜷曲身形的第一步,術後可讓他的膝蓋不再頂住下巴,腿部可以舒服伸展,胸腹間的內臟不再受到壓迫,器官組織功能得到改善的同時,也成功獲得40度的矯正量。
「切骨、扳正、打鋼釘」是脊椎切骨矯正手術的3大步驟,醫療團隊接著從楊曉東的第四腰椎開始進行切骨矯正手術。術後,楊曉東不僅得到45度的矯正量,也終於完成19年來第一次「平躺在床」的心願。
後來,醫療團隊再為楊曉東進行第二腰椎切骨矯正手術,得到30度的矯正量;最後一次是針對第二、四腰椎進行再調整手術,這次獲得25度的矯正量。歷經五次的矯正手術,加上持續的復健,楊曉東終於能「抬頭挺胸」,展開新的人生。
【小辭典/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男性罹患比例是女性的5倍。這是一種侵犯脊椎為主之慢性發炎性關節病變,脊椎會像失去柔軟的竹竿,所以早年也被稱做「竹竿病」,部分病患會導致嚴重駝背、脊椎或髖關節病變,且可能侵犯全身每一個組織或器官。
患者常感覺晨間僵硬感、下背痛及僵硬、腰椎活動範圍受限、擴胸範圍受限,X光檢查可發現薦腸關節炎,雙側兩級或單側三級以上。確診後,醫師會透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復健運動來減輕患者疼痛,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功能,以及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