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蘆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目前坊間稱為漏蘆的有漏蘆(來源為祁州漏蘆Rhaponticum uniflorum (L.) DC.的乾燥根)及禹州漏蘆(來源為藍刺頭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或華東藍刺頭Echinops grijisii Hance的乾燥根)兩種,皆歸胃經、性寒、味苦,效能均為清熱解毒,消癰,下乳,舒筋通脈,主治均為乳癰腫痛,癰疽發背,瘰瘡毒,乳汁不通,濕痺拘攣。 1但依《台灣中藥典》規定,漏蘆應為菊科植物祁州漏蘆Rhaponticum uniflorum (L.) DC.之乾燥根。2
而坊間流傳之山防風(即禹州漏蘆)因工研院生醫中心曾以該植物的某種成分(衍生物)進行抗癌活性研究,發現於體外試驗對腎癌、乳癌、大腸癌、卵巢癌等多種 癌細胞具有毒性而紅極一時,但該成分在植物含量多寡、是否可代表該植物的功效則有待商榷。民間描述山防風外形多稱其形似牛蒡根,有偏方將山防風根、紅棗、 黃耆與排骨一起熬煮,用來緩解癌症化療的不適,3目前尚缺乏研究證據,效果令人質疑。
大陸《中國藥典》2010年版,(祁州)漏蘆與禹州漏蘆兩種皆有收載,功能與主治亦相同,傳統多用於乳癰腫痛,飲片用量為1~3錢;而民間普遍流行之山防 風(即禹州漏蘆),在台灣中部及北部地區有藥農專門栽培,目前鮮品市售價格約400元,坊間多習慣使用大量新鮮根部(約半斤)或搭配其它藥材,然不應視山 防風為聖品而大量獨沽一味,應尋求有經驗中醫師加以辨證論治處方使用為宜。1, 4
參考資料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244,348。
2. 台灣中藥典(第二版),2013:268。
3. 法爾禪修中心網頁,中草藥簡介--山防風湯製備及服用法 (http://dharmazen.org/X1Chinese/D32Health/H407MountainWind.htm)
4.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藥鑑定學,1988: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