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醫師王玟玲指出,門診中一 名28歲的女性患者,平常穿緊身內衣褲,未保持局部乾爽、清潔,造成念珠菌感染,形成搔癢感染問題;經常感覺疲倦無力、舌胖大、苔白,帶下量多,呈現白色 起司塊狀、出現陰部癢的問題已經有數個月時間,臨床上診斷研判為「念珠菌感染」,且常於月經過後反覆發作;治療可配合健脾益氣、升陽除濕著手。
王玟玲表示,患者症候為「氣虛濕滯型」帶下,主要是因氣虛水濕運化失調、濕邪下注下焦所致。針對這名患者,處方選用黃耆、黨參、白朮、山藥等益氣健脾,蒼朮燥濕健脾,並酌加土茯苓、魚腥草清熱解毒,達到健脾益氣、升陽除濕止帶作用。
王醫師表示,由於念珠菌較易生長在溫潮濕的環境中,患者應配合注意忌食生冷食物,少吃高脂、甜食,同時應避免穿著緊身內衣褲、並建議選用棉質內褲保持局部乾爽,以及內衣褲要曬太陽,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以減少反覆感染的機會,另外,可適當食用乳酸菌,也有助陰道健康。
王玟玲醫師表示,中醫認為,當腎氣盈盛,脾氣健運,任脈通調,帶脈健固,此時,陰道內便產生少量白色或無色透明無臭的黏性液體,用來防禦陰部;尤其在月經經期前後、中期量會增多。但若當帶下的量明顯增多,色、質、氣味異常,或合併身體症狀時,則屬於病理性「帶下病」。
陰道分泌物異常增加的原因包括陰道、子宮頸、骨盆腔受到細菌、黴菌或病毒感染,腫瘤、放射治療、藥物等造成。
王玟玲表示,女性每個月會隨著荷爾蒙的變化出現水樣、黏液狀或白色牛奶狀正常的分泌物。但停經後,雌激素減少,導致陰道黏膜和外陰部組織萎縮變薄,分泌物減少,此時,更容易受到感染。
以最常見的陰道炎為例,包括可能因念珠菌感染;常因月經過後、壓力、失眠時,常會覺得陰部搔癢,外陰、陰道燒灼感,皮膚刺痛。陰道分泌物為乳酪狀、濃稠。 尤其在月經來之前一周,症狀加重。如受到細菌感染時常出現白色、灰白色或淡黃色,甚至黃綠色的分泌物,帶有惡臭或魚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