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女人心事─痛經不是病,痛起來可真要命!(上)

發表於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805期)
   記者: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 柯冠伶 藥師
   日期:
 
   

 

 

 

前言

時常聽到許多女性朋友自嘆 「當女生真可憐!」同樣身為為痛經症(dysmenorrhea, painful menstruation)所苦的年輕女性,我深有同感!每個月都會無可奈何的在生理與心理上有相當程度的週期性變化,以迎接「壞朋友」的到訪。稱她作「壞朋友」,是因為根據統計,全球大約50-90%的女性曾在生理期前或期間感受到下腹部或骨盆腔內疼痛(pelvic pain),然痛經症的盛行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有逐漸下降的趨勢。1

此外,我們常說的痛經其實指的是原發性痛經症(primary or functional dysmenorrhea),這類族群具正常的骨盆腔生理與解剖構造,且無明顯的疾病可解釋每逢月經週期就一再出現的下腹部痙攣性悶痛;相對地,續發性痛經症(secondary dysmenorrhea)女性,則是因為某些疾病狀態而造成有痛經症的症狀表現,常見的包括:子宮頸狹窄(cervical stenosis)、子宮內膜異位(endometriosis)、骨盆內感染(pelvic infections)、骨盆腔鬱血症候群(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子宮/子宮頸息肉(uterine/cervical polyps)、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s)、子宮腺肌症(adenomyosis)、生殖道梗阻(genital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s)、骨盆腔粘黏(pelvic adhesions)等。本文將以原發性痛經症進行討論。

 

危險因子

根據一篇系統性回顧研究顯示,常見造成原發性痛經症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小於30歲、BMI值小於20 kg/m2、有抽菸習慣、無生育經驗、第一次月經在12歲之前、經期(出血天數)較長、月經週期不規則或是流量較大以及性侵害經驗等,然而較年輕時就有第一次分娩經驗以及較多的懷孕生產次數,其痛經的程度及風險都是相對較低的。

 

病理機轉

當月經週期開始,子宮內膜剝落伴隨著前列腺素釋放,對於子宮收縮(以及其他經期相關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頭痛、背痛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經期的宮縮不具節律性也沒有協調性,頻率大約每十分鐘會收縮4至5下,宮內壓(intrauterine pressure)通常會由10 mmHg增加到150-180 mmHg,有時還會超過400 mmHg。3 當宮內壓超過動脈血壓時,子宮會呈現缺血狀態而引起無氧代謝產物累積,最後刺激C型疼痛神經元(type C pain neurons)就形成我們所謂的痛經症了。

 

臨床症狀

疼痛感通常會在月經出血當天或前一至兩天,疼痛程度會在12至72小時內逐漸縮減。子宮收縮導致的疼痛型態因人而異,有些人屬於痙攣且間歇性地劇烈收縮疼痛,也有人會感覺到持續不斷的下腹部(恥骨上方部位)隱隱悶痛,部分女性在經期感到疼痛的部位出現在下背部或是大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出現疼痛的區域不在人體的中線上,尤其當只有單邊疼痛的情況發生時,可能需要尋求醫師協助診斷是否有其他潛在的身體狀況。1982年Andersch B等人針對痛經症依其疼痛程度進行分級,疼痛程度由零級至三級,二、三級會影響工作能力,通常需使用止痛藥品來進行止痛。4

此外,其他像是噁心、腹瀉、暈眩、頭痛、經期全身感到疲倦無力等症狀,經常都會伴隨著疼痛的感覺而產生。痛經症狀會週期性一再發生、幾乎出現在每一次的月經週期。

 

治療方式

痛經症的治療方式十分多樣,可粗略分成非藥物與藥物治療兩種,藥物治療的內容相當廣泛,舉凡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口服避孕藥或其他避孕裝置,甚至是其他的替代療法等,皆能針對不同族群的個別需求以及疼痛程度提供多樣化的選擇。痛經症的治療不同於一般疾病有建議的治療流程或準則可供參考,其治療方式的選擇,多半依據病人個人需求、有否考慮進行避孕、疼痛的強度以及對日常生活影響程度、藥品潛在副作用對個人的影響或藥物經濟學考量等。(待續)

 

參考資料

1. Ortiz MI. Primary dysmenorrhea among Mex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prevalence, impact and treatment.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0;152(1):73-7.
2. Latthe P, Mignini L, Gray R, Hills R, Khan K. Factors predisposing women to chronic pelvic pain: systematic review. BMJ 2006;332(7544):749.
3. Dawood MY. Primary dysmenorrhea: advances in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bstet Gynecol. 2006;108(2):428.
4. Andersch B, Milsom I. An epidemiologic study of young women with dysmenorrhea. Am J Obstet Gynecol 1982;144(6):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