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女學生被發現自宿舍墜樓死亡,警方初判,疑因服用安眠藥後精神不濟而墜樓。檢調發現,有醫師利用人頭,開立安眠藥,除詐領健保,也供藥局出售牟利,遭到起訴。近年來台灣安眠鎮定藥物濫用有增加趨勢,部分病患甚至因此成癮,使用量愈吃愈多,可說傷身又傷神。
失眠是所多都經歷過的困擾,過去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台灣至少有200萬人為失眠所苦。安眠鎮定藥物使用量逐年增加,至西元2000年時,美國安眠鎮定藥物使用量高達58億顆,足夠當時給全世界一人一顆;台灣於西元2000年時的安眠鎮定藥物使用量是1億6000萬顆,是當時台灣人口數的6倍多。
失眠,不建議馬上尋求安眠鎮定藥物治療,應先了解失眠的型態,看是睡不著、中途容易醒、睡眠品質差或容易提前醒?了解失眠型態後,要分析並釐清可能失眠的原因,臨床上常見原因包括:睡前服用興奮性飲料、環境吵雜、憂鬱、生活作息不規律或疾病等。
對於失眠,應找出根本原因,以治本為目標,非藥物治療方式成效都不彰時,醫師臨床評估有開立藥物的必要,這時才選擇安眠鎮定藥物當作治療選擇。
大部分安眠鎮定藥物都是管制藥品,須經醫師評估開立處方籤後方能取得,坊間不時耳聞部分地方可以「買到」安眠鎮定藥物,恐有違法之虞。
藥物好比「雙面刃」,如使用適當,可以讓失眠顯著改善,生活品質提升,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會出現藥物副作用,如昏昏欲睡、肌肉無力、失憶夢遊、跌倒或是成癮依賴等。
因此,民眾應依醫師處方服用。如自行增加劑量或濫用藥物,長期下來可能會有藥效逐漸減低或使用量愈來愈大的情況,這是因為逐漸產生「藥物耐受性」的因素。
不服用時,可能又會有反彈性失眠與焦慮等戒斷症狀。到最後,如果產生了依賴或成癮,不斷惡性循環愈吃愈多,恐會導致生活品質下降,以及身心面臨極大煎熬。
民眾若因失眠所苦,不妨先藉由網路或書籍來了解失眠成因以及安眠鎮定藥物特性,如經非藥物治療無效且為失眠所苦,可尋求醫師協助。有了正確認知、睡眠習慣及正確的服藥方式,才有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