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二代標靶藥,減緩惡化速度

發表於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 戴承正 主任
   日期:101年05月21日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100多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案例,當中約有65%的患者是因身體出現感冒不適症狀,前往診所抽血檢查,才發現自己的白血球數量高達3萬多,遠遠超出正常標準值1萬以上,進一步檢查骨髓才確定罹病。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通常好發於中老年人,但年輕病例也不罕見。由於骨髓造血細胞的染色體轉位,而產生醫學上稱為「費城染色體」的第9對和第22對染色體錯誤易位,造成白血球不正常增生,形成血癌。

一般來說,在「慢性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若未經適當的治療,易導致病情惡化,進入「加速期」與「急性期」,便不易治療,可能剩不到1年的存活期。

目前主要治療方式是口服標靶藥物,從2004年基利克上市後,延長了90%患者的存活率。但部分患者由於抗藥性問題或無法忍受副作用,而未能達到緩解效果,因此發展出第二代標靶藥物,供做第二線標準建議用藥。

隨著科技進展,美國血液病學會臨床實驗發現,目前第二代標靶藥物泰息安,比第一線的基利克更能有效降低疾病惡化機率,故歐美國家與台灣皆於去年將泰息安列為第一線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用藥,能有效提高病人達到完全分子緩解的比例,提升治療效果與減緩疾病惡化速度。

在門診中,有位患者從健康檢查發現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經仔細診療,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已持續治療長達9年,甚至出國遊玩前也都會和醫師討論服藥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生活品質絲毫未受影響。

標靶藥物上市後,讓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可以有效控制,但部分患者卻忽視按時服藥的重要性,所以醫師經常要不厭其煩地叮嚀及警惕,若不按時用藥,會讓自己暴露在病情惡化的風險中,一旦擅自停藥,大多會復發;因此建議務必要持續服用,且每3個月一定要到醫院追蹤,才能穩定控制病情,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