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性質溫和,但服藥時仍然有禁忌。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不管是西藥或中藥,原則上都有服藥的禁忌,所以當醫師開立藥方時,告訴患者要忌口是為了防止病情惡化,或是避免某些食物發生不良作用,這就是「飲食宜忌」,中藥配伍有禁忌,同樣地服用中藥後,食物也有這種特性,所以當患者服用中藥時,應該主動詢問醫師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食物對病情有幫助。
廖桂聲醫師指出,講求飲食宜忌是為了讓患者的疾病能夠早日痊癒,避免病情變得更惡化,以避免減低或抵消藥效,或是產生一些副作用。例如服用發汗解表藥時,忌食生冷及酸性食物;服用滋補藥時,禁食蘿蔔,因為蘿蔔易破氣、傷氣,可促使參類藥物失效。
廖桂聲醫師進一步指出,忌口並非絕對,如果一概禁忌飲食,不但對疾病的恢復沒有益處,時間久了勢必因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物質而有損健康。總之,既不能生病就樣樣食物都不能吃,也不能毫無禁忌樣樣食物都吃下肚,最好根據病情,適度「因病制宜」,這樣才能達到「治半功效」的好處。
當人生病的時候,飲食也要跟著講究。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當人生病時,忌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一般通常會要求患者避免吃下辛辣類、肥甘滯膩類、腥躁異味類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傳統中醫也有「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說法,忌口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害就利」,以便充分發揮出藥物治療的效果。
廖桂聲醫師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食物必須與疾病的屬性相適應,這樣才能確定飲食上的宜忌,也就是所謂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譬如熱證患者常有口燥咽乾、內熱便秘、尿黃短少等症狀,這類患者最好多吃寒涼、平性食物,像是冬天的蘿蔔、夏天的綠豆等,有助於瀉火,寒證患者常有形寒肢冷、便溏腹瀉等症狀,這類患者可多吃辛辣的食物,例如生薑即是。
廖桂聲醫師進一步指出,其實患者只要根據疾病的臨床特點,就可以確定不同的飲食禁忌,例如痛風患者有尿酸偏高的問題,所以雞皮、魚皮等動物皮、肉汁、內臟類、豆類、火鍋湯底、啤酒等食物最好少碰為妙,最好不要吃,飲食習慣更忌暴飲暴食。
如果是過敏體質患者,比較需要少碰海鮮、竹筍、芒果、荔枝、龍眼肉、榴槤等食物,以及燒烤類、油炸類、辛辣類、冰冷類、燥熱類等食物。胃腸不好的人最好遠離糯米類食品、過甜食物、香蕉、冰品,以免造成消化不良,甚至於傷到胃腸。
他強調,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其實什麼食物都應該吃,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不過,如果是生病的人,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身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將受到干擾,尤其是老人和小朋友,在生病時脾胃的運化功能相對地變得比較差,所以患者的胃口容易受到影響,消化吸收能力也會跟著減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