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醫非專病專方 靈活調整用藥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記者:萬博超
   日期:99年06月09日
 
   

 

 

 

一般民眾常認為老年人的筋骨痠痛、沾黏問題,須服用溫補肝腎的藥材,不過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王惟德提醒,有些人服用溫補、燥濕的藥方會上火,有時還要斟酌使用退火的藥方,畢竟體質各異,不建議民眾隨意使用成方。

常有民眾認為某個病一定對應某個方,服用某種藥方,病就會改善。中醫師王惟德指出,中醫治病並非專病專方,或看到某種疾病便一定使用某種方藥,患者細微的體質表現如果符合這類疾病少用的藥方,中醫師仍然可能使用。

中醫師王惟德表示,反之,如果臨床上某些處方對某種疾病常見療效,但少部分病患發生不適時,中醫師也需要靈活調整用藥。

許多補腎中藥對肝腎虛損,或風寒引起的腰痛,脊骨僵硬,關節不利都有改善作用。不過因為溫補的作用稍強,所以腎虛但有熱,小便不利或短澀黃赤,口苦口乾者須慎服。

例如「二朮湯」雖是中醫常用於治療五十肩的傳統方,該方由白朮、蒼朮、陳皮、半夏、南星、香附、威靈仙、黃芩、生薑、茯苓、羌活、甘草組成,可以去痰濕。 中醫師多認為此方臨床效果不差,病患持續服藥後多感受病情改善,但部分患者服用後可能出現略上火的感受。醫師提醒,每位病患實際的用藥仍須辨證論治,視個 別病情而定。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很多民眾為肩關節沾粘攣縮所苦,期望藉針灸、中藥改善。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王惟德指出,針灸、中藥改善循環,放鬆肌肉,有利於物理治療、推拿及復健的進行,治療上必須相互搭配,療效才會顯著。 部分民眾因肩關節附近的肌腱炎或黏液囊炎,感到疼痛,導致不敢動到肩關節,逐漸使關節沾粘攣縮,患者漸漸無法高舉過肩,或活動、高舉時候肩部疼痛,使日常生活出現不少不便,如拿高處物品、曬衣、梳頭等動作常無法順利進行。 治療肩關節沾粘攣縮,中醫師王惟德指出,條口透承山手法常使用,此針灸手法是從一穴穿到另一穴的透穴,即從條口穴入針,穿到對側的承山穴,治療後病患會感到不適感改善,上舉角度增加。 中醫師王惟德提醒,針灸不一定能直接改善沾黏,所以想要改善沾黏攣縮,不能偏廢物理治療、推拿或復健運動,但若能搭配針灸、中藥可改善循環,減緩疼痛,放鬆肌肉緊張,有利後續治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