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亞洲國家如日本、中國等地相當常見的消化道癌症,根據近年來的統計胃癌在台灣癌症的死亡原因中高居第四名位。因此在胃腸科來講胃癌是非常值得重視的一種癌症。
事實上發生在胃部的惡性腫瘤不只一種,除了常見的胃腺癌還包括胃惡性肉瘤、惡性淋巴瘤以及類癌腫瘤等,其中以胃腺癌占了90%以上,因此一般民眾認知的胃癌指的就是胃腺癌。
發生胃癌的原因胃癌的病因尚未完全釐清,但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認為內在因素,如遺傳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如食品添加致癌物質及硝化物質以及環境中的其他致癌物質都是發生胃癌的可能的原因。
文獻顯示,家族中若有人罹患胃癌,其家屬得病比例有增加傾向。飲食方面則應避免醃製、煙燻、燒烤以及黴變的食物,此類食品被認為是促進胃癌發生的誘因。
此外,近年來為醫界及一般民眾所熟知的幽門螺旋桿菌也被認為是發生胃癌的危險因素。原因是幽門桿菌感染所導致的胃上皮細胞增殖增加了細胞惡性變化的可能性。
胃 癌的臨床症狀胃癌早期並無特殊症狀,然而隨著腫瘤的增大會逐漸出現一些徵兆,較常表現的症狀為上腹痛、上腹脹感、食慾減退、體重減輕以及胃出血,另外臨床 症狀也可能依腫瘤發生位置而有所差異,如靠近賁門的胃癌呈現吞嚥不暢或吞嚥疼痛、腫瘤靠近幽門位置則會顯現阻塞症狀,如飽脹、嘔吐等。若是求診者出現嚴重 腹痛,且併有延伸性下背痛或有異常腹脹,腹水現象,可能癌症已侵犯到後腹壁周圍組織以及擴散到腹腔內,已屬晚期癌症,因此提高警覺早一點去找胃腸專科醫師 作檢查,才有機會早日診斷、早期治療。
診斷胃癌的方法胃癌的診斷方法有上消化道內視鏡(胃鏡)檢查以及上消化道X 光攝影。主要還是以胃鏡檢查容易確認病灶,並可同時作病理切片來證實癌細胞的存在。尤其是早期病變以胃鏡檢查較為不易漏診,然而對於一些胃黏膜破壞不明顯 或是黏膜下發展的腫瘤,有時則要靠X 光、內視鏡超音波或CT 配合檢查。另外,對於已經確定為惡性病變的病灶,胃鏡可以幫助認定癌症的分期,有利於決定後續的治療。
早期胃癌的定義為癌細胞只侵犯到胃壁的黏膜或黏膜下層,由於早期胃癌的預後良好,手術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95%,中晚期胃癌則降至10~40%因此診斷早期胃癌是胃腸科醫師一項重要的課題。診斷早期胃癌的要點如下:
- 早期胃癌通常缺乏明顯的症狀,因此建議成年人尤其是40 歲以上者,以及高危險群患者應定期接受內視鏡檢查。
- 如經常出現上腹不適症狀,尤其是上腹痛、腹脹、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不明原因貧血,都應接受胃腸專科醫師診察及安排胃鏡檢查。
- 若是屬於胃癌高危險群者,如有家族癌症病史,罹患慢性萎縮性胃炎或胃黏膜小腸化生、胃腺瘤性瘜肉、胃手術後十年以上者以及慢性胃潰瘍皆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治療原則上以外科手術為主,視情況配合內科相關科系做綜合治療。早期胃癌的治療率為90%以上,大部份優先考慮外科根除性手術,或視情況而定安排內視鏡或腹腔鏡手術。晚期癌症因有周圍淋巴或器官的波及手術治療並非根治方法,此時常需合併化學抗癌藥物治療或加上放射線治療。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