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影像技術顯示 阿茲海默症實驗性藥物有效

   資料來源:REUTERS
   日期:99年03月02日
 
   

 

 

 

最新影像技術顯示,一種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實驗性藥物,可減少腦部類澱粉斑塊沈積達25%。這種藥物兩年前的臨床試驗令人失望,這項最新研究結果燃起新希望。

由美國「輝瑞藥廠」(Pfizer)、「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以及愛爾蘭「伊連藥廠」(Elan Corp)研發出的Bapineuzumab,可望帶來重大改變,因為此藥物可能成為治療這種腦部退化性疾病根本成因的先鋒。

然而,該藥物2008年7月在測試階段中期,未能達成主要目標,在高劑量案例中又會造成腦部腫脹,嚴重打擊投資人對這種抗體藥物的信心。最新研究只有28名病患參與,卻帶來些許鼓舞。

芬蘭土爾庫大學(University of Turku)主要研究人員瑞尼(Juha Rinne)向路透指出:「研究顯示,此藥物對阿茲海默症的該病理特徵具有療效。」

瑞尼和研究人員利用一種嶄新成像物質,能夠附著在乙型澱粉樣斑塊(Beta-amyloid plaques)大量累積的腦部區域。

實驗進行78週後,研究人員發現,相較於使用安慰劑的受試者,使用Bapineuzumab的病患,腦部班塊減少約25%。測試時使用3種不同劑量,都可達到類似療效。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期刊「刺胳針神經學」(LancetNeurology)。

受試者大多能夠承受這項療法,只有使用最高劑量的2名病患曾短暫發生腦部腫脹現象。其後,研發人員已在第三階段的大型試驗中排除高劑量實驗。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Medicine)的甘蒂(Sam Gandy)評論這項研究結果時指出,現在要談是否即將出現能有效治療阿茲海默症藥物,一切還言之過早。不過,能夠在活生生病患身上測量斑塊累積已是「一大突破」。

然而,專家對於阿茲海默症的根本成因仍有不同見解,對於如何治療也看法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