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心肌梗塞:本虛標實、氣滯血瘀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記者
   日期:01月25日
 
   

 

 

 

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容易引起心肌梗塞。執業中醫師呂庶熙昨表示,傳統中醫可以用本虛標實、氣滯血瘀等名詞形容心肌梗塞,其中,本虛標實是指心肌梗塞病人的體質都有一定程度問題,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過度肥胖等慢性病,甚至於缺乏運動、不當飲食等。

氣滯血瘀是指病人長期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最後影響到心臟血液循環,相同於現代醫學所見,心肌梗塞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高度相關是一樣的看法。呂醫師指出,中醫認為,心肌梗塞又稱真心痛,發作時手足青至節,心痛甚重,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意思就是病情發作時常見心痛,然後疼痛逐漸加劇,並且向四肢放射,通常先在左臂,最後到雙臂。

呂醫師指出,手足青至節是指手足血液循環因為心臟停止跳動,而有發紺缺氧現象,致使手足皮膚變成瘀青顏色;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形容這種疾病危險性非常高,很多病人突然因為心肌梗塞而往生,顯示心肌梗塞是一種急性又容易致命的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胸悶痛都代表心臟病,臨床上常見很多人出現嚴重胸痛、心悸,但是並沒有罹患心肌梗塞,而是嚴重的胃食道逆流,因為有些人把胃食道逆流灼傷食道所造成的火燒心誤以為是胸痛,或是逆流造成心悸誤以為心律不整。

嚴重心肌梗塞必須接受西醫治療,中醫可以介入輕微心肌梗塞,或是用於預防保健一途,通常使用活血化瘀之類中藥材,包括丹參、川七、桃仁、紅花、延胡索等。此外,針灸可以緩解急性胸痛或胸悶,適合取內關、外關、神門、百會、太衝等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