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蘇上豪/「聰明藥」吃了變聰明,然後呢?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文: 蘇上豪
   日期:06月07日
 
   

 

 

 

電影「藥命效應」海報。(圖片引用自開眼電影網)
電影「藥命效應」海報。(圖片引用自開眼電影網)

看過「藥命效應(Limitless)」這部電影的讀者,一定覺得片中那顆叫做「NZT」的藥丸不可思議。

這部改編自亞倫‧格凌(Alan Glynn)的小說「The Dark field」的電影,劇中的男主角愛德華‧摩拉(Edward‧Morra)如同「江郎才盡」故事裡的江淹一樣,因為靈感漸失,從事創作的「五彩筆」如同被命運要了回去,不只面臨出版社的壓力,也讓女友琳蒂(Lindy)覺得他沒有前途而離開。

潦倒的愛德華巧遇前妻梅莉莎(Melissa)的兄弟維農(Vernon),就此得知有款聰明藥「NZT」可以試試,為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寫作生涯,愛德華開始服用它。不久之後,他的智力增進不說,工作效率更提升到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除了有過目不忘的記憶,而且可以在一夜之間完成一本小說,對於學習多國語言更不是問題-愛德華變成「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絕頂聰明人物。

愛德華最後投身股市,一夜致富的傳奇成為華爾街的名人,吸引了金融大亨卡爾‧萬隆(Carl Van Loon)的注意,想招攬他來合作。不過此時愛德華得到前妻警告,知道NZT的副作用有如毒品,不僅如此,神智不清的他還捲入謀殺案,而且由於黑幫知道NZT的妙用,不斷壓迫他提供藥物,最後愛德華陷入黑、白兩道壓迫的危險境地。

好奇的讀者可能和我一樣,懷疑是否有NZT這樣的藥物存在?以目前的科技來說,還做不出效用如此強大的藥品,不過因為拜治療許多神經及精神患者的「經驗」之賜,讓「腦力與認知(Cognitive Enhancement)」可以進步的藥物,目前在各行各業,尤其是大學的學生之間有被濫用的情形。

根據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這幾年不斷的追蹤報導,有不少人開始服用所謂「聰明藥」來保持清醒和警覺,以提高記憶力而增進成績,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莫達非尼(Modafinil)」,據信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有使用它的經驗。

可怕的是「莫達非尼」是種「中樞興奮劑」,只適合用於發作性睡病、輪班工作的睡眠障礙,抑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不過是因為服用它之後,可以保持長時間工作不疲累,讓人工作能力躍進,於是口耳相傳之下變成是一種「聰明藥」。

當然,受到青睞的不只有「莫達非尼」,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安非他命類緩適劑,如「阿德拉(Adderall)」,或是「利他能(Ritalin)」,也是內行人追尋的藥物。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裡,在2008年一項非正式統計揭露,發現1400名讀者中,有百分之二時承認使用類似藥物,藉以提升專注力與記憶,所以看到美國在2007-2011年之間,20到29歲患者每月得到ADHD處方藥由560萬份爬升到1億4400萬份,你一定不會覺得驚訝。

2017年的媒體報導,顯示這股歪風已經吹到香港,讓不少香港中小學名校生的家長,為了提高子女的學習能力,竟然不畏懼讓他們服用上述的藥物,還在通訊群組中,將上述的藥名大喇喇地傳播,並暗示如何取得它們。
人類對於利用藥物來提升記憶力,並不是現今科學昌明之後才有的事,早在幾千年之前便已...
人類對於利用藥物來提升記憶力,並不是現今科學昌明之後才有的事,早在幾千年之前便已經有醫書記載。 圖/ingimage

人類對於利用藥物來提升記憶力,並不是現今科學昌明之後才有的事,早在幾千年之前便已經有醫書記載。例如世界上最早的醫書,印度的「阿育吠陀(Ayurveda)」裡,就提到好多種增進腦力的草藥,其中使用頻繁的,莫過於「Bacopa Monnieri(假馬齒莧)」。

「Bacopa Monnieri」是成長於水邊的植物,目前在寵物店的水族箱裡還有它的蹤跡。根據阿育吠陀的醫典中記錄,它可以治療氣喘與癲癇,並能減輕情緒不穩的困擾;有趣的是,目前的醫學研究也發現,「Bacopa Monnieri」的主要成分「bacoside」有防止「海馬迴(Hippocampus)」中神經的崩壞,而此處則是腦中管理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及空間定位的地方。

不過並非只有「假馬齒莧」記載於阿育吠陀的醫書中,此外像是「Ashwagandha(冬櫻花或南非醉茄,俗稱印度人參)」、「Amalaki(餘甘子或叫油甘)」及「Indian Pennywort (gotu kola,俗稱崩大碗)」等,都有提高記憶功能及防止老化的作用,不過這些藥物有一共同的特色,就是提升記憶力不過是附帶的功能。

同樣的事情也可以在中醫的處方中找到。西方學者曾經熱衷研究銀杏、人參、枸杞及靈芝對於人類智力的影響;另外像目前被列入失智症研究的「逍遙散」,其中的當歸、茯苓等等,也被認為有幫助記憶的功能,但是在中醫的發展史中,它們的功效並沒有被特別強調只有「單一效能」。

至於人類何時才開始專注所謂「聰明藥」的研究呢?那就必須說到1960年代一個美麗的錯誤。

科學家研究人體神經元的傳遞中,在1950年代有了重要的突破,因為發現了「GABA(γ-胺基丁酸)」的存在,而且認為它是一種「抑制性」的神經傳遞物質。在此學說的基礎下,比利時聯合化學公司(Union Chimigue Belg,簡稱UCB)的羅馬利亞神經藥理家科爾內留‧吉金(Corneliu Giurgea)所帶領的團隊,於1960年代合成一種類似GABA的化合物,期望它能以抑制神經的作用,從而對人類有「鎮靜」的效用。

可惜經過多次的臨床實驗,卻發現上述的化合物一點也沒有鎮靜的效果,不過在對一群腦震盪受傷的患者的使用上,卻意外看到他們記憶功能恢復有顯著的恢復,之後也在患有癲癇的孩童身上,觀察到整體心智功能的進步。

所以在1972年科爾內留創造了「Nootropic(noon:希臘字為心智,tropic是改變,中文翻譯叫做益智藥,或是俗稱聰明藥)」這個字,並把他們合成的藥物取名「Nootropil(即Piracetam,目前仍在醫師使用的藥品之列),用於腦血管障礙,以及老化所引發的智力障礙和及癲癇。

從上述的簡要故事所言,讀者一定會有不少疑惑,甚至覺得好笑,因為「Piracetam」的發現雖然可貴,但它是由錯誤的理論,莫名其妙所合成的「聰明藥」,目前它確實的作用機轉仍有待科學家的完整研究。

科爾內留雖信誓旦旦創造出「Nootropic」一字,但對於「Piracetam」他也無法自圓其說

「Piracetam」的發現雖然可貴,但它是由錯誤的理論,莫名其妙所合成的「聰明藥」,目前它確實的作用機轉仍有待科學家的完整研究。 圖/ingimage

和許多醫學重要的發現一樣,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即使到了今日,在治療其他病症的藥品被濫用成所謂的「聰明藥」,相信讀者和我一樣,心中還有很多疑問未解除,更遑論是否贊成它們的開放使用。

不過我的想法,「有一小部分」和2008年在「自然(Nature)」期刊上,某些專家的評斷是一樣的,因為:

「對於我們這樣獨特創新且力圖改善的物種來說,『認知促進藥物』和『教育』、『良好健康習慣』及『資訊科技』同等重要。」

我不反對為了解決病患的「困境」,短暫使用這些「Nootropic」,但並不贊成將它們變成唾手可得的藥物,因為大眾提升學業或工作上的表現,長期依賴「Nootropic」的行為與吸毒成癮無異,畢竟我們不知道長期使用它們的副作用為何,更可能無法負擔之後所造成的傷害,除非可以完全確定「Nootropic」的安全使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