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公布105年健保支付檢查項目點數排行榜,其中以電腦斷層燒錢最凶,花了近90億元,其次為超音波檢查80多億元。健保署長李伯璋直言,某些醫學中心醫師很敢開檢查單,病人不用自費,就能做昂貴檢查,當然很開心,卻嚴重浪費醫療資源。
為此,健保署即起推動「重要檢驗檢查項目結果共享制度」,醫師開立檢驗單時,須先查閱患者近一個月內做那些檢查,如果患者在其他醫院做過某項檢查,醫師仍執意開單重做,可能被列事後抽審重點。
健保署統計健保醫療支出點值,民國87年為2520億點,到了105年則為5933億點,成長2.4倍,但國人每年平均就醫人數差不多,就醫次數也維持在12、13次,整體醫療費用卻逐年攀升,問題就在於就醫平均費用增加。
李伯璋表示,分析健保大數據資料後,發現這些年來健保支付藥費、治療費、檢查費、治療處置費、放射診療費等項目成長幅度驚人,費用支出上升情況相當不合理。
統計105年前20大檢查項目,總計費用支出688億點,其中以電腦斷層造影花費最多,支出92億點,實際支付近90億元,其次為超音波檢查(90億點)、磁振造影(58億點)。
李伯璋表示,民眾就醫時,常會驗血、驗尿,並做影像檢查,這些費用積少成多,每年支出達數百億元。以驗血、檢驗肝腎功能等血液生化檢查為例,民國88年為72億點,但105年卻達近200億點。
健保署推動「重要檢驗檢查項目結果共享制度」,希望減少不必要醫療資源浪費。李伯璋說,透過健保雲端醫療系統,病患就醫時,只要插入健保卡完成認證後,醫師的電腦螢幕就會主動提醒,在警示視窗出現該病患最近六個月內曾接受的檢查(驗)項目以及最近一次受檢日期。
另外,醫師可以進一步查詢病人檢驗檢查紀錄及結果,作為衡量是否需再次檢查參考。李伯璋表示,基本上尊重醫師醫療自主性,但如果某些檢查一再重覆檢驗,就會被列為專業審查的抽審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