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類風濕性關節炎,減少用藥有條件

   資料來源:聯合報
   文:壢新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 楊宗翰主治醫師
   日期:05月02日
 
   

 

 

 

50多歲的陳阿姨雙手關節腫痛快3周,吃止痛藥還是愈來愈痛,檢查發現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吃了醫師開的藥,腫痛很快就好轉;但她看了看藥袋上一連串的副作用,愈看愈害怕,感覺自已的病已減輕,便試著自己減藥,結果關節炎覆發反而愈來愈腫......。

壢新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楊宗翰醫師表示,門診中十個病人大概有二、三個會像陳阿姨這樣自動調整藥量,比例還不算少。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因為不吃就會痛,大部分病人會乖乖的吃,而免疫調節藥常需3~6周才見效,2~3個月才會慚入佳境,加上副作用的標示,常有病友會自動把兩顆變一顆,每天吃改隔天吃。結果造成病情雖改善,但改善程度有限。更糟糕的是,發炎沒得到有效控制,關節持續發炎之後,不但最後骨頭侵蝕,進而關節變形,且長期發炎更使類風濕病友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大增。之後病情會愈來愈嚴重,有時藥物反應卻愈來愈差,就像產生抗藥性一般。楊宗翰醫師表示,每次回診都會再三詢問「藥吃得如何?」但其實就算患者不說,抽血檢驗也可以看出端倪。

「患者想減藥,代表病情得到控制,是件好事。」但楊宗翰醫師強調,減藥是有條件的,並不是患者主觀感覺不痛而已,當關節不腫不痛、抽血發炎指數降到正常時,X光或超音波檢查關節沒有新增的侵蝕或持續的發炎現象、anti-CCP抗體下降等,都是減藥能否成功的指標。

減藥通常是一次一種慢慢來,先減少或停用消炎止痛藥,接著再減類固醇。但期間免疫調節藥物仍需持繼使用。就像高血壓,雖然沒有不舒服仍需持續服用降壓藥。要進一步減少免疫調節藥時速度不能太快,常需觀察3~6周甚至2~3個月,視病情穩定再逐步遞減。楊宗翰醫師指出,減藥過程中若發現病情變化,可以及時控制,但若隨意停藥再復發,病情往往會變得更嚴重,最後反而常需換用更強效的藥物,反覆發炎的過程也會讓關節更易受損、變形。

早期治療、規律用藥、迅速達到緩解穩定期的患者,減藥甚至停藥的成功率比較高;雖然藥物反應與個人體質有關,但一開始疾病就沒控制好、常斷藥復發導致免疫系統混亂,最終治療往往只能減輕症狀,想要真的減藥或停藥就會難上加難。此外,部分病情較嚴重的患者,就算使用生物製劑關節腫痛仍無法百分之百改善,但規則治療還是能減緩關節破壞的速度。楊宗翰醫師表示,目前生物製劑選擇多元,除了針劑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可用。與針劑相比,口服藥攜帶使用方便,且半衰期短,當患者有醫療需求時,可以更靈活接受手術等治療,減少預先停藥的時間。近年來,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日新月異,但最重要還是與醫師充分的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接著持續且有耐心的服用調節藥物,一旦能持續達標緩解,就能一步步往減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