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闢謠專區 - 健保調整藥價等於換藥潮?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日期:03月06日
 
   

 

 

 

健保調整藥價≠換藥潮

中央健保署近日依法進行藥價調整,共計調升332項,調降7,331項藥品支付價格,平均調幅約為3.5%,將自106年4月1日生效:但新聞披露後,部分媒體以「恐掀換藥潮」為標題,引發病人關注。健保署表示,藥價調整不整於換藥潮,根據該署過往藥價調整經驗,醫院換藥比率約只有0.3%,而且健保署會持續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健保署指出,自二代健保法修法後,為讓藥價調整作業更具有可預測性,因此自民國102年起試辦「藥費支出目標制」,每年就前一年超出藥費支出目標值之額度,作為當年藥價調整額度,據此進行健保藥品支付價格的調整。

去年10月,某大醫院曾因藥品採購招標以具有高額的藥價差為依據,引發輿論討論;同樣的,今年健保署公布藥價調整方案,也引起外界疑慮,指健保近幾年一直砍藥價,造成醫院診所利潤減少,恐會引發換藥潮,而罪魁禍首似乎指向健保。其實,這類言論以偏概全,也抹煞健保署過去以來遏止不合理削價產生的藥價差,以及節省醫療支出所做的努力。

正常情況下,藥商賣給醫療院所的藥品價格,由於每家醫院的規模不一樣,在一般情況下,愈大型的醫院由於進貨量大,相對的議價能力高,因此向藥商採購的交易價格會較便宜,甚至低於健保訂定的支付價,進而產生藥價差(支付價-實際採購價=藥價差)。換言之,藥價差就像一般商品買賣討價還價之後,藥商給醫療院所的折扣金額。

另外,新的藥品剛進入市場銷售時價格會高,但因為專利過期,學名藥出現,或因有其他同類競爭藥品加入,售價自然也跟著降低。以國人常用的降血壓藥「脈優」(AMLODIPINE)5MG錠劑為例,一開始健保給付每顆19元, 但當它專利期過後,學名藥上市,這些年它的售價也逐漸下降,去年包含它在內的同成分規格AMLODIPINE 5MG錠劑的市場平均售價已經降到每顆約3元,而健保法定的藥價調整公式都是以廠商申報的市場銷售價,加上一些合理利潤來計算,因此今年把支付價格由6.4元調為5.7元,這次的降幅不算高。

健保署強調,針對現有藥品市場,可能因藥商過度競爭而產生不合理的藥價差,健保署是依據「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藉由藥價調查的機制而掌握實際交易價格調查,並適時進行藥價調整,替民眾將藥費支出省下來,把錢用在刀口上。

更何況,藥價調降所節省下來的錢,仍然在健保總額中,就是用來支付新藥、新科技的醫療支出。隨著人口的老化、新的醫療技術或藥品的引進、藥品適應症的擴增,醫療費用逐年增加,健保若要長久,在支出增加的同時,必須開源、節流,藥價調降就是藥費節流的其中一個方法。例如去年底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又放寬給付規定,本來規定給付3年、最多給付2次,如今則改為不限治療次數。


不過,部分人士會怪罪到健保署,認為健保署這些年來不斷調降藥價,已砍到見骨,甚至傳出原開發廠退出台灣的消息。但實際上,歷年來原廠藥會退出台灣或健保的原因,雖其中部分原因是健保給付低於成本,但主要以專利過期、降價後競爭力不夠,招標被台廠取代,或因藥證到期、考量其它市場而退出。

另外,也有人質疑,健保給付的藥價「比一顆糖果還便宜」,屆時藥品的品質如何維持?健保在藥價政策上,對於符合國際PIC/S GMP規範所製造的錠劑、針劑、口服液劑、眼用製劑…等等健保也都訂有基本價保障,某些因原物料上漲或進口成本上漲等因素而不敷成本的藥品,為了避免缺藥,健保也訂有調升藥價的機制。

台灣已經是全面實施PIC/S GMP的國家,所以不論是國產藥品和輸入藥品的品質,都是符合先進國家的製造標準,健保基於鼓勵國人使用國產優良且售價較低的藥品,目前對於專利過期且健保收載超過15年的藥品,無論國產或研發廠都給予相同的支付價,目的在維持藥界的合理利潤,並鼓勵國內生技產業生根發展。


健保署表示,縮短藥價差及建立合理的藥價給付政策,是健保署不斷追求的目標,一方面需要醫療院所放棄傳統「以藥養醫」的陋習,另一方面則鼓勵藥商不再以削價競爭,讓藥品價格回歸到市場價格,最後則呼籲病患珍惜醫療資源,避免藥品浪費,如此三管齊下,才能減輕健保財務的負擔,讓健保能夠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