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沒有特效藥」,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呼籲,有症狀一定要找對醫師、積極就醫,勿尋求偏方,偏方多成分複雜且不明楚,無法得知長時間使用對身體的影響。
皮膚科治療輕度乾癬以外用藥膏為主,中重度乾癬可使用口服藥物、照光治療。當前兩種治療效果不佳或病人無法承受副作用時,符合規定的患者,可接受生物製劑治療,最短1週打2次、最長3個月打1次,能直接抑制發炎反應,效果更為顯著。每六個月評估療效,有療效者可續用至兩年。
皮膚科醫師也會透過密切血液、肝腎功能等生化檢查,讓患者安全使用藥物。長效生物製劑之5年臨床報告顯示,有接近8成的病人仍可以維持穩定的療效,且長期使用也未因時間增加而累積安全性疑慮。
黃醫師也強調,醫病更要團結,病友平日要做好生活作息調養。黃醫師提供五大生活作息建議:避免食用進補及強調提升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適度曬太陽、戒菸少喝酒、減壓減病灶跟控制體重。
黃醫師表示,在診間都會鼓勵乾癬病友盡量控制體重,因為國外實驗發現,控制體重,能降低乾癬範圍及嚴重度,改善程度高出20%。
部分乾癬病友會因追求乾癬根治、害怕藥物的副作用與安全性、覺得治病是醫師的責任等,卻不改善生活習慣,而導致治療成效不如預期,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婉若醫師表示,目前乾癬雖然仍無法治癒,但如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只要接受適當的治療,還是能獲得良好的控制。
乾癬皮膚發紅及脫屑的外觀,常常會引來外界好奇不理解的眼光,同時也容易被誤解為傳染病。醫師表示,乾癬並非黴菌感染,不具傳染性,是一種因自體免疫而致慢性發炎的疾病,容易復發。乾癬病人的免疫反應因為調節不良,攻擊皮膚細胞,使得皮膚細胞在受傷之後,不斷增生,才會形成乾癬病灶。
現今西醫已有多樣治療乾癬的選擇,包括外用藥膏、照光、口服藥、生物製劑等,都經過大型實驗確定其療效以及安全性。病友可以與醫師好好討論,從療效、安全性、方便性3個面向,規劃出合適自己、又能長期配合的治療方式。除了遵照醫囑接受治療外,病友也應做好生活作息的調養,包括傷口、感染、菸酒、日曬過度、壓力過大、肥胖、飲食失節等,都可能誘導乾癬復發或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