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 - 巧克力囊腫之成因及治療(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987期)
   文: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 - 陳成桃藥師
   日期:10月11日
 
   

 

 

 

前言

巧克力囊腫(Chocolate cyst)為婦科常見的疾病,也是一種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的疾病。因為它發生於卵巢內,故又稱為卵巢內膜異位囊腫(Ovarian endometrioma)。當月經來潮時,卵巢內的異位內膜組織也會產生月經,造成經血堆積於卵巢內,形成囊腫(Cyst),因卵巢囊腫外觀呈巧克力糊狀,故稱之為巧克力囊腫。

子宮內膜異位症較常發生的部位為卵巢,約有17-44%的患者發生於此部位,其次為子宮韌帶以及覆蓋在子宮、膀胱或直腸表面的盆腔腹膜等。

成因

關於巧克力囊腫發生的原因,有許多的假說,但目前並沒有明確定論。有較多的學者相信,主要原因為子宮內膜細胞轉移到子宮外生長發育所致。而子宮內膜轉移的途徑,最常見為在月經期間,經血經由輸卵管逆流至骨盆腔的器官,造成卵巢、輸卵管、子宮壁、腹膜、膀胱壁、腸壁等部位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另外,亦有學者認為,進行子宮相關手術,也可能造成子宮內膜細胞轉移到手術傷口處,而造成患者的傷口部位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症。

臨床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依病情嚴重度的不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臨床症狀。隨著時間進展,有可能從最初的單側卵巢囊腫演變至兩側卵巢都有巧克力囊腫。一般,剛罹患巧克力囊腫的患者,並不見得會出現不適症狀。隨著囊腫變大,有可能會出現月經失調、月經痛、骨盆腔痛、性交痛以及不孕症等相關症狀。

巧克力囊腫好發於生殖年齡的女性,囊腫有可能是造成不孕症原因之一,它造成不孕症之機制及原因並不明確,可能與沾黏或輸卵管阻塞有關。另外,持續變大的巧克力囊腫亦可能壓迫膀胱,而導致頻尿或排尿困難。所以,有慢性骨盆腔疼痛或許多有經痛的患者,應接受超音波檢查,以確認是否為巧克力囊腫造成的疼痛。

當巧克力囊腫之囊腔內積血過多,有可能會發生囊腫自發性破裂,而當囊腔內部分的積血流出後,其囊壁破口通常會自行癒合。一般巧克力囊腫可以在沒有誘因情況下,發生自發性破裂,或在劇烈性行為下導致囊腫破裂。囊腫破裂後流至盆腔內的積血,常會刺激腹膜,而造成患者劇烈腹痛,亦可能引起盆腔器官的沾黏。若是反覆的破裂及癒合,其盆腔沾黏越嚴重,病情將更加難以治療。

診斷

巧克力囊腫的診斷,主要包括臨床症狀、病史、理學檢查及相關檢查儀器來判斷。臨床上,先是以超音波作為初步診斷,若是使用陰道超音波,其準確度更高。在超音波檢查下,巧克力囊腫內部會呈現典型的沙粒狀內容物,若有看到一些較小或散播型的病灶,就要用侵襲性的腹腔鏡檢查。在腹腔鏡檢查下,可清楚且詳細檢查腹腔內的相關器官如子宮、卵巢、輸卵管等被侵犯以及沾黏的嚴重度。雖然巧克力囊腫屬於良性腫瘤,但約有1%的機率會變成惡性腫瘤,所以還是要以腹腔鏡切片做確認。

除了臨床症狀及超音波檢查,也會進行CA-125血液的檢查,它可用以輔助診斷。不過CA-125值的升高,與幾種生理或病理因素有關(如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發炎或沾黏、子宮肌腺瘤、卵巢癌等)。所以對CA-125數值的判斷也要特別留意,通常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CA-125都在 100 U/mL上下,而卵巢癌患者則較高。雖CA-125數值並不能作為巧克力囊腫篩檢的指標,但它可作為一種治療指標,一旦CA-125數值持續上昇,有可能就需要改變治療方法。

(待續)

參考文獻

1. Barbara S.L, et al. Ovarian endometriomas: Management. In: Howard T Sharp (ED), UpToDate (2016). 
2. Robert S.S, et al. Endometriosis: Pathogenes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In:Robert L Barbieri(ED), UpToDate (2016). 
3. Dan I.L. Endometriosis: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elvic pain.In:Tommaso Falcone (ED), UpToDate (2016). 
4. KODAZOLⓇ product information.
5. LEUPLIN-DEPO Ⓡ product information.
6. ZOLADEX Ⓡ product information.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