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疾病高居第二大死因,近十年國人因心臟疾病死亡成長46%,遠高於癌症。
衛生福利部民國103年死因統計,65歲以上三大死因: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近年來更逐年攀升。
心臟衰竭死亡率5年內逼近50%。然而,根據調查,有超過九成者誤認為一但診斷出心臟衰竭,即等於被宣告死期;更有將近2/3的65歲以上受訪者,低估心臟衰竭住院風險,醫師表示,若不控制,三個月再住院達1/3。
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是因為心臟功能受損,從心臟輸出的血液不足以提供身體代謝的需要,無法負荷日常生活而產生的症狀。
心臟衰竭的趨勢
每年全球約2600萬人罹患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死亡率高達50%,顯著高於一般常見的癌症,像是大腸直腸癌等。心臟衰竭是心臟科疾病住院天數的第一名,如同國病肝癌;同時,再住院率也相當的高。
心臟衰竭的初期徵狀有:疲倦、水腫、呼吸困難。罹患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史、家族史。
心臟衰竭分級
紐約心臟協會標準委員會(NYHA)按功能性分類,心臟衰竭可以分為四級,級數愈高表示活動力愈差,疾病愈嚴重──NYHA-Ⅰ:身體功能不受限制,一般的身體活動不會引起身體的不適。
NYHA-Ⅱ:可進行日常活動,但若劇烈運動,會感到呼吸困難、疲倦、心悸或心絞痛。
NYHA-Ⅲ:身體活動明顯受限,從事日常活動時會導致疲倦、心悸、呼吸困難及心絞痛。
NYHA-Ⅳ:進行任何的身體活動都會不舒服,躺在床上或站著不動時,也會有心悸...等症狀。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任何的心臟病皆可能發展成心臟衰竭,及早發現心臟衰竭症狀加上妥善的醫療照護,大幅降低心臟衰竭致死率與住院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