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輕度燒傷治療(4)

發表於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941期)
   記者:  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林聖茹
   日期:11月02日
 
   

 

 

 

 

輕度燒傷治療(續)

生物敷料(biologics)或bismuth-impregnated petroleum gauze在兒童中特別有用,因為它們僅使用一次,可減少換藥時的疼痛。生物敷料來自新鮮或冷凍甘油保存的屍體皮膚(cadavers) 可用於乾淨的燒傷傷口,用於超過淺層部分皮層燒傷病人,減少疼痛和促進表皮細胞再生,於異體皮膚移植時可以提供暫時性身體覆蓋,異體皮膚移植一般僅在燒傷中心應用。

防水敷料(barrier) 為多功能、無菌、防水、透氣敷料(如polyurethane膜TegadermR transparent film)適用於各種大小燒傷的處理。

基本換藥-特別是在進行搶救時,紗布提供了良好的傷口覆蓋。燒傷傷口換藥步驟:A.先溫和地清潔燒傷傷口,B.第一層放置含抗生素之非粘附性紗布(例如AdapticR)覆蓋超過整個燒傷傷口,C.第二層覆蓋鬆軟的乾紗,D.最後使用彈性紗布(例如,KerlixR)滾動包覆整個燒傷傷口的外層(如圖)。應分別以鬆軟的紗布謹慎包覆所有腳趾或手指,以防止粘附和浸漬。病情較輕的燒傷病人會在門診接受換藥,不用靜脈注射止痛藥,在執行傷口清潔應該更溫和並且通常不需要使用夾板。

生物或合成敷料-雖然一般不會在急診室或診所使用,生物或合成敷料可被用來治療二度燒傷(partial-thickness burns)。它們的使用減少了換藥頻次,並且可以減輕疼痛,有助於防止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換藥-對於換藥頻率建議從每天兩次到每週一次,由於文獻中缺乏這樣的議題,所以並沒有明確的換藥頻率建議。當傷口浸泡在過多的滲出液和其他液體中就需要換藥。外用抗生素和乾掉的液體應該輕輕地被移除,清創是不必要的,可能會妨礙傷口癒合。一旦上皮開始形成,無香料的保濕霜(如凡士林等)應該被使用,直到天然皮膚潤滑機制恢復。避免使用含羊毛脂化妝品製劑,以及厚厚的蠟和藥膏,因為這些會刺激皮膚。

瘙癢-瘙癢是在傷口癒合過程中常見的問題。瘙癢的原因很多,常因為環境極端的情況(特別是熱)、體力活動和壓力被觸發或惡化。瘙癢通常會逐漸減輕以及在傷口完全癒合後停止。在此之前,有多種方法可以控制瘙癢。使用全身性抗組織胺藥物(例如diphenhydramine、 cetirizine)是第一線標準治療方法,其他藥物包含 cyproheptadine、hydroxyzine、gabapentin以及三環類抗憂鬱劑 doxepin都能夠有效緩解,外用製劑包括碳酸氫鹽蘇打浴和保濕洗劑也可以使用。多數患者應穿著寬鬆柔軟的棉質衣物。

(待續)

參考資料
1. 簡戊鑑、白璐、邱文達等:台灣地區燒燙傷的趨勢及相關特性分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005; 24: 43-51。
2. Eric DM, William FM: Treatment of minor thermal burns. UpToDate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uptodate.com.(cited:26/08/2015)
3. Mayer T, Hans-Oliver R: Local treatment of burns: Topic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dressings. UpToDate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uptodate.com.(cited:26/0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