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徵》壓力重持續出現異常行為,防憂鬱症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陳敬哲
   日期:09月04日
 
   

 

 

 

生活總是充滿壓力,不論求學、交友、工作、家庭等,雙肩重擔很可能讓人喘不過去,有些人可能無法承擔出現異常行為,失眠、食慾改變、脾氣暴躁都相當容易出現,短時間內可以改善,可能不會有大礙,但是行為改變時間拉長連續數周,就要小心是否罹患憂鬱症,必須藉由專業醫師治療,才能避免症狀擴大。

大環境經濟不佳風險高

許多人對生活焦慮,主要原因就是經濟來源不穩定,或經濟負擔不斷加重,尤其社會經濟越來越下滑,可能發生大蕭條時,對於生活憂慮民眾越來越多,憂鬱症患者也會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曾經有重大創傷民眾,也特別容易有憂鬱症,必須長期追蹤,經由專業人員抒解心理壓力,並免發展成憂鬱症。

憂鬱有症狀能觀察

觀察周遭親友是否有憂鬱症,可以先觀察飲食習慣是否改變,尤其食量突然大量減少或增加,或長期睡眠時間減少導致精神不佳,無法專心於是常生活,對於原本嗜好感到興趣缺缺,老是胡思亂想,沒有辦法放鬆身體與心理,較為嚴重則是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盜汗、頭痛等生理現象,都必須要立即就醫。

藥物能改善

憂鬱症可以透過多種方法痊癒,首先要知道自己正在疾病中,過度不良情緒是因病而起,了解自己恐懼控制情緒,保持規律運動習慣,讓大腦可以釋放放鬆身體的多巴胺,不要排斥精神科治療,抗憂鬱藥能夠緩解負面情緒,讓情緒更容易受到掌控,當心情逐漸和緩,一定要走向人群藉由人與人互動改善心情。

國內專家意見

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達表示,當心理壓力無法負荷,下視丘、腦下垂體、與腎上腺分泌荷爾蒙會失調,引起血液皮質醇濃度增加,讓壓力難以排解,出現長時間負面情緒,失眠或嗜睡、興趣減少、或胃口降低,一旦周遭親友出現類似症狀,可以藉藥物調整內分泌,紓解憂鬱情緒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