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不可不知》小耳症外耳重建,需多科會診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鍾佩芳
   日期:07月21日
 
   

 

 

 

小耳症於產前檢查時不易判斷檢出,多數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後才得知孩子為小耳症患者。小耳症的主要成因是在於懷孕期間,胚胎期形成外耳時,外胚層的胚胎細胞產生病變,造成的後續影響。一般而言,多數小耳症的原因非遺傳而來,是在胚胎期內形成時產生的病變,發生病變的原因不明。

許多家有小耳症的父母,有時候會輕忽聽力上的問題。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詹凱傑表示,大多數小耳症患者,都只有一支耳朵有問題,另外一耳的外型和聽力大都正常,能夠使用健耳的聽力和病變耳的殘留聽力,就不至於嚴重地影響病患語言發展以及與人相處、溝通的能力。

單側小耳症患者,出生後要確定外型正常的健耳聽力是否正常,若健耳的聽力沒有問題,患者聽損輕微則可持續追蹤聽力及語言,若患耳重聽造成音調辨識不足而影響語言學習或發音,可考慮選配合適的骨導式助聽器。而其耳廓之整形、外耳道的重建,在學齡前5~6歲時再來討論是否要準備開刀介入。

若是雙側小耳症患者,若兩邊均有外耳道閉鎖,則必然會有傳音性聽力障礙。出生之後,要先做骨導式聽性腦幹檢查,並馬上配戴骨導式助聽器,提高患者的聽覺能力。配戴助聽器後,須接受密集的聽語復健。

長庚醫院顱顏中心陳潤茺表示,小耳症外耳重建方法可分為自體移植與人工材質兩種,早期國內患者均選用自體移植的方法,重建外耳的外觀與正常耳相差無幾,但為了讓肋骨長到足以取用的程度,患者必須等待至10歲,並需經歷兩階段的手術,才能完成外耳重建。

近年因人工材質的品質提升,降低了過往人工材質容易外露的比率,因此也逐漸成為小耳症外耳重建的新選擇。對於耳道重建、耳廓外形重建時間及手術方法的選擇,陳潤茺醫師與詹凱傑醫師都建議需會診整型外科和耳鼻喉科醫師依患者情況共同評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