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897期)
   記者:  林口長庚中藥局藥師 張庭瑜
   日期:12月08日
 
   

 

 

 

一、前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阻塞, 導致心肌缺血缺氧, 又稱缺血性心臟病(在大陸簡稱冠心病),多發生於40 歲以上患者,男性多於女性。健康的冠狀動脈血液流通順暢,但如果血液中的LDL(低密度脂蛋白)大增時,會容易於血管內壁堆積,產生粥狀硬化,使血流通道變狹窄,血管壁變硬變脆,導致心肌缺氧缺血。症狀輕者為「心絞痛」;症狀重者為「心肌梗塞」。根據衛生署公布2012年台灣民眾十大死因,心臟疾病位居第二,每30分40秒就有一人死於心臟病。

二、典籍記載1、2

在公元前五世紀,現存最早的中醫學蓍作《黃帝內經》就有心臟病的描述。《素問.臟氣法時論云》:「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而在《靈樞.厥病》中有「心痛間,動作痛益甚」、「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痛如以錐針刺其心」等症狀描述,與現代缺血性心臟病的表現頗為符合。又「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提示該病預後較差,心痛嚴重並可迅速造成死亡。這有可能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對心絞痛、心肌梗塞的描述。東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首先將胸痹和心痛一併闡述,並設專篇論述了胸痹心痛,正式提出了胸痹的病名。提出病機和脈象「陽微陰弦」,其證「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心痛徹背」,並指出胸痺緩急,即心痛有時緩和,有時劇急的發病特點。

《素問.痿論》言:「心主身之血脈。」是指血液的運行依賴於心氣的推動,心臟的正常搏動依賴心氣心血的充沛與協調。心氣充沛、心血充盈,才能維持正常的心律,血液才能在血管內正常運行,營養全身。血脈的功能失常,主要表現有三:一是心氣不足,即心的精氣虛少,推動血行的動力不足,往往出現心悸、面色無華、脈虛無力等。二是心血虧、脈道不充,則可見心悸、怔忡、面色白或淡白無華、脈象沉細微弱等症。三是心血瘀阻、血脈運行不暢,則心前區憋悶疼痛、心悸、面色灰暗、口唇青紫、脈澀滯或結代。

三、病因、病機3(如下圖)

參考資料

1. 原藝: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氣虛血瘀証)的臨床研究。遼寧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論文,2012:8-13
2. 李志明:心律失常現代中醫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論文,2007:13
3. 貝淑英、魏陸新、吳燕敏:心血管疾病中醫防治對策,初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