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不可不知》脫水:當心腦細胞萎縮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萬博超
   日期:08月26日
 
   

 

 

 

夏天是容易脫水的季節,大腦就像植物的葉子,一旦缺水,便開始枯萎。哈佛大學研究發現,腦細胞容易因脫水而萎縮,水份不足時得耗費更多能量去應付日常心智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缺水太久,喝水要慢慢來,以免萎縮的細胞短時間內吸飽太多水液而異常脹大。

美國陸軍科學家哈瑞斯·李普曼指出,當人體流失體重1.5%的水份,代表已經出現輕微脫水。如果4至8小時不喝水,即使只是應付一些輕鬆的活動,人體也會開始脫水。他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對脫水更敏感。

有些民眾由於工作關係,不容易定時上廁所,他們可能會刻意不喝水減少尿意,這些人就是輕微脫水的高危險群。

哈瑞斯·李普曼指出,當女性出現脫水,她們比男性更容易頭痛、心情不佳,缺乏活力。

科學家表示,大腦對電解質濃度的改變非常敏感,當人因為缺水覺得不舒服時,是身體發出警訊,提醒人們趕快喝水,以免危及生命。不過,當感到口渴時才喝水,往往身體已有初步缺水跡象,所以科學家提醒最好隨時能補充一些水份。科學家也形容,水份也是大腦的電池,如果缺水,大腦很快就沒電。

一般來說,極端、嚴重脫水是指流失體重3~4%的水份,這類情況比較少見,有時運動員在炎熱的時段進行長時間戶外訓練或戶外工作的勞工,一旦不注意補充水份時,可能發生。如果出現嚴重脫水,喝水一定要緩和,不能牛飲,以免短時間內大量水液讓細胞異常膨脹。

成人喝水量至少要大於排尿量加上無感散失的液體量,大致上健康的成人每天每公斤約需30毫升。

北市聯醫家醫科醫師林儀蒂建議,喝水以多次少量為佳,例如成人一次不宜超過300CC,除非有從事大量流汗工作或運動的人,單次所需攝取量才需增加,此時亦須視情況注意電解質的補充。心臟、腎臟功能不佳,醫師則會要求適度限制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