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口腔潰瘍治分三類,飲食失當加重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鄭綿綿
   日期:08月05日
 
   

 

 

 

「口腔潰瘍」容易因為飲食失當造成症狀加重。中醫師余雅雯表示,像是屬於「心脾實熱」體質者,常見於喜歡吃炸辣等食物,或夏季嗜吃龍眼、荔枝、榴槤的族群,容易造成口腔潰瘍患處增加。

中醫師余雅雯表示,「口腔潰瘍」根據寒熱虛實,中醫辨證治療屬「心脾實熱」者,常見口腔潰瘍數目多,疼痛劇烈,且口腔內見到紅赤充血,水腫,患者會有煩躁睡不安穩,口乾,排便秘結,面紅出油等症狀。這些人適合用黃連解毒丸,甘露消毒丹等藥物,但不宜長期使用,口瘡緩解就要停用。

「陰虛火旺」者常見於習慣熬夜,或月經前,或更年期族群陰液虧損型,口腔潰瘍數目較少,疼痛感較緩,潰瘍周邊黏膜也較淡紅,常合併心煩,口渴,舌苔乾燥,腰膝痠軟,治療可用知柏地黃丸,滋養肝腎之陰。

「脾胃虛寒」者常見於過食生冷,或大病過後脾胃運化失常,這類患者口腔潰瘍會不斷反覆發作,傷口很難癒合,面色唇色呈現蒼白,經常神疲倦怠,甚至四肢寒冷,這類族群就不適宜一味的降火治療,反適用溫補的四君子湯,酌加少許肉桂引火歸元,或黃耆補氣固表歛瘡生肌,讓傷口較快收口癒合。

余雅雯表示,口腔潰瘍傷口可配合外治法調理,像是可應用「吳茱萸」末敷貼穴道。此外,食療建議多攝取維生素A、B、C、E或微量元素鋅、鐵等。

口潰瘍外治法除了大家熟知西瓜霜,蜂膠等藥物敷貼穴位,也是一個可嘗試的自然療法。近年,上海中醫學院發表了一篇有關口腔潰瘍的研究報告,提到可運用性味辛熱的「吳茱萸」末,以引熱下行,藥物用醋調勻,敷貼於足心「湧泉穴」,能治口瘡。

余醫師表示,「心脾實熱」者,病灶外用可使用冰棚散,或可用金銀花、甘草煎湯當成漱口水,飲食宜清淡,作息規律。而「陰虛火旺」型者,食療宜用涼潤甘蔗汁,或麥門冬,甘草水滋養身體陰液,以制約體內「虛火」。

整體而言,食療方面注意維生素的均衡,及食物的寒熱性質,一般而言不只要攝取B群,更要廣泛攝取維生素A、B、C、E或微量元素鋅、鐵等,適量善用炎熱當季的食材,如瓜果類、蓮藕、甘蔗,都可以輕鬆去火,養護陰液,讓口瘡不再反覆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