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嗜鉻細胞瘤會使詐,導致嚴重症候群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蔡清欽
   日期:03月18日
 
   

 

 

 

一位30多歲有急性心衰竭病史患者,因急性高血壓就診,成大醫院深入檢查,診斷出患者罹患罕見且很難被檢查發現的「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經手術切除兩側嗜鉻細胞瘤後,進行追蹤治療。

成大醫院病理部主治醫師廖以莊指出,患者一年前診斷出有急性心衰竭,經心導管診斷並無血管阻塞,初判為心碎症候群引發的心衰竭,1周後康復。半年後血壓又飆高,到另一家醫院接受血壓藥物的治療。病人變得急躁,容易流汗,體重直線下降,手也發生容易顫抖的現象。

幾周後,病患因喘到成醫就診,發現心臟衰竭再度復發,心臟科醫師診斷為心碎症候群。但醫師細查醫學文獻中發生反覆性的心碎症候群往往起因內分泌有嚴重失調,深入檢查發現患者尿液中腎上腺素與正腎上腺素的濃度偏高,經腹部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兩側腎上腺都有腫瘤,其中左側有7公分,右側有6公分,判為嗜鉻細胞瘤。

廖以莊說,嗜鉻細胞瘤非常難診斷,此病有「偉大的模仿者」封號,往往會騙過多位醫師,直到併發許多症狀,導致病況難以挽回後,才能被診斷出來。

此病患因嗜鉻細胞瘤導致心碎症候群為最初發病表現,莫名的高血壓、體重下降、急躁性格及手抖都與此病有關。

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非常罕見,臨床上區分為第一型與第二型,第二型又能區分為A亞型和B亞型。此病患為第二型之A亞型,影響的器官包括甲狀腺,副甲狀腺,以及腎上腺,其他型會影響的器官還包括胰臟,腦垂體等。

廖醫師強調,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的病患可能會有家族史,此病患的家人抽血檢查,證實為家族性,這也是成大醫院多年來所發現的第二個家族。她提醒若35歲以前即被診斷出高血壓或心碎症候群者,要小心可能有嗜鉻細胞瘤在背後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