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刺蒺藜與潼蒺藜(上)

   資料來源: 藥師週刊(第1856期)
   記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藥局藥師 黃瑞權
   日期:02月24日
 
   

 

 

 

一、刺蒺藜

 

刺蒺藜首載於《神農本草經》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乾燥成熟果實,原名蒺藜子,列為上品,李時珍曾對此解釋:『蒺,疾也;藜,利也…..』言其芒刺勢凶利之義,另外又叫「旁通」,因蒺藜當道不可通行則須繞道,故名。1

 

二、潼蒺藜

 

潼蒺藜首載於《圖經本草》,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莖黃耆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成熟種子,又名沙苑子《臨證指南醫案》、沙苑蒺藜《本草求原》;沙苑,即今陝西大荔縣沙苑地區,潼蒺藜外形大如脂麻,狀如羊腎而帶綠色,為產於沙苑地區的道地藥材故名;其初生苗葉似刺蒺藜,故名沙苑蒺藜。另外,又以陝西潼關外所出者為正品,故《本草便讀》又名潼蒺藜。1

 

三、比較

 

1、名稱

 

刺蒺藜與潼蒺藜因葉形相似,故有相同「蒺藜」之名,潼蒺藜在《圖經本草》名為「白蒺藜」,而《藥性論》亦稱刺蒺藜為「白蒺藜」,以致潼蒺藜與刺蒺藜混淆,到了宋朝寇宗奭在《本草衍義》才明確指出:蒺藜有兩種,一種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者,開小黃花,結芒刺,祛風藥。一種白蒺藜,出同州沙苑,子如羊腎,大如黍粒,補腎藥;1至此,始有刺蒺藜(杜蒺藜)與沙苑蒺藜(白蒺藜)之分。然而處方仍常混稱「蒺藜」,直至清代以後,臨床用藥始確認刺蒺藜為白蒺藜,沙苑蒺藜為潼蒺藜。

 

2、已知化學成分

 

潼蒺藜含脂肪油、維生素A類、生物、黃酮類、酚類、鞣質、蛋白質、胺基酸、及硒、銅、鋅、錳、鐵、鎂、鉻、鈣等元素。種子富含油脂,約佔種子重量的5%,油中至少含有14種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約佔總酸的40%。刺蒺藜含脂肪油及少量揮發油、鞣質、樹脂、醇、鉀鹽、皂、微量生物等。

 

(待續)

 

參考資料

 

1. 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4;11:336-9,4;12:740-5。

2. 顏正華。中藥學。知音出版社。2002:698-9、809-10。

3. 王綿之。方劑學。知音出版社。1997:355-6。

4. 呂景山。施今墨對藥。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280

5. 呂文海。中藥炮製學。科學出版社。199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