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子宮出血複雜,輕重緩急審慎論治

   資料來源:臺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
   日期:12月25日
 
   

 

 

 

功能失調型子宮出血致病原因相當多,病機十分複雜。中醫師陳朝龍表示,傳統中醫認為這種病症較棘手,治療常歸納成血瘀、血熱、腎虛、脾虛等四型,然後辨證時首當辨明出血屬性,然後根據出血狀態加以分清寒、熱、虛、實,以便依照輕重緩急予以審慎論治。

 

根據出血狀態、輕重緩急等因素,秉持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基本原則,靈活善用塞流、澄源、復舊三法加以治療。所謂塞流指的是止血,當患者大量出血的時候,應緊急予以止血,可以送醫診治以便預防因為失血過多而導致休克,否則恐怕會有很大的風險,中醫療法通常會採取固氣攝血法。

 

陳朝龍進一步指出,所謂澄源指的是正本清源、辨證論治,也就是急救後的治療措施,雖然馬上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做法,但等到出血停止之後,就必須趕緊依照個別體質、徵侯,找出患者的病因病機後加以辨證用藥,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夠治本。

 

復舊是指善後調理、恢復如舊,治療並不只針對補血,中醫還必須視患者病勢,然後延續澄源的治療情形,同時針對肝、脾、腎三臟進行調理。

 

功能失調型子宮出血算是常見的婦科疾病,為找不到器質性原因的子宮異常出血。陳朝龍醫師表示,這種病症屬於傳統中醫的崩漏範疇,通常是指子宮出血突然量多不止或淋漓不斷的情形,前者稱為崩中,後者稱為漏下,雖然崩與漏的出血情形不一樣,但兩者常互相轉化,所以統稱崩漏。

 

陳醫師指出,這種病症一般可分為排卵型、非排卵型兩大類,兩者都與內分泌系統調節有關連性,通常排卵型大部分發生在育齡婦女身上,臨床上又有月經量過多、天數太長、排卵期出血等類型;非排卵型則經常發生在青春期或更年期婦女身上。

 

陳朝龍進一步指出,非排卵型常有不規律出血的情形,而且經期長短不太一致,經期可以從一、二天到一個月以上都有可能發生。傳統中醫認為,「血得熱則妄行,血得寒則凝滯」,不管是熱或寒患者都會受影響,因此建議患者發生出血情形時,避免吃太多辛辣刺激類、助熱動血類食物,同時也應忌食生冷瓜果類、寒涼凝血類食物。

 

患者也應避免久站、搬或提重物、過度疲勞、劇烈運動等,如有必要應臥床休息或就醫診治,性生活也要暫停。建議患者可按摩三陰交、太溪、太衝、足三里、湧泉、陰陵泉、血海等穴位,有助於改善功能失調型子宮出血的症狀。

 

三陰交穴位在腳踝內側向上三寸處,靠近脛骨內側後緣;太溪穴位於腳踝與腳跟間的中點凹陷處;太衝穴位在腳背第一、第二趾縫上一‧五寸凹陷處;足三里穴位在外膝眼直下三寸的地方;湧泉穴位在腳掌心凹陷處,腳底前半部中間稍往前三分之一處;陰陵泉穴位在腳脛骨內側膝眼下緣凹陷的地方;血海穴位於大腿的內側,從膝蓋骨內側上角,也就是在上面約三指幅寬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