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長期喝地下水,罹帕金森氏症風險高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記者:邱宜君、湯佳玲
   日期:12月23日
 
   

 

 

 

台大研究 五成病人喝地下水

 

台大醫院發表研究顯示,男性、有喝酒習慣、飲用地下水,帕金森氏症罹病風險都比較高,若再具備某些基因表現,風險更高。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表示,若喝地下水又具備不常見型態的骨髓基質細胞抗原1(簡稱BST1)基因,罹病風險將增為一.六倍,可能是因地下水中的重金屬,例如砷、鐵、錳等,沉積於腦而罹病。

 

台灣患者 五%來自家族遺傳

 

近年歐洲及日本進行基因研究,陸續發現BST1、FBOX7、GAK、HLA-DRA、RIT2、STX6等多種基因都可能與偶發型帕金森氏症有關聯性。過去研究也顯示,全台灣有約三到五萬名帕金森氏症病患,五%是因家族遺傳,年齡越長,發病機率越高,且可透過基因檢測發現,若父母一方帶有LRRK2顯性基因,子女有五成機率罹病,通常不到四十歲即發病;而若父母都帶有Barkin隱性基因,子女有兩成五機率罹病,約在青少年時期就發病。

 

多種基因異常 增加發病機率

 

為進一步了解生活環境、身體基因與帕金森氏症關聯性,台大醫院對照五百名正常人和五百名病人研究更發現,男性病人數是女性一.五倍,每天飲酒、飲用地下水,或是GAK基因具變異型態者,這些特徵都會增加罹患帕金森氏症風險。若FBOX7基因發生錯誤,與年輕型(小於五十歲)病人的發病有關;若BST1基因表現型態罕見,加上喝地下水,則罹病風險提升為一.六倍。

 

台大醫院的帕金森氏症病人有五成都喝地下水;研究人員懷疑,台灣地下水常見的砷,可能也會致病。

 

環保署土污基管會執行秘書蔡鴻德表示,台灣地下水含鐵、錳的量高一點,大約三、四成的監測井高出飲用水標準值,砷則大約一%的監測井超標,分佈於嘉南平原與屏東為主。

 

中央大學環工所退休教授歐陽嶠暉表示,經過曝氣處理後的地下水及自來水,鐵與錳含量較不會影響人體,但砷不僅有毒性,而且難處理。

 

吳瑞美提醒,罹患帕金森氏症早期會有記憶力衰退、執行力變差、不懂得察言觀色的狀況,容易與人衝突,與阿茲海默症自知記性差、講話困難,明顯不同。此外,年輕型帕金森氏症發病時,手通常不會抖,常被誤診。如果關節僵硬痠痛、刷牙速度變慢、字越寫越小、走路時不自覺只擺動單臂,就應排除肌肉骨骼疾病或中風,要懷疑是否罹患帕金森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