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特蒐》癲癇發作,宜側臥、保持呼吸暢通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
   日期:11月25日
 
   

 

 

 

根據統計,癲癇的盛行率約在0.5%,但約有30%的病患仍然無法藉由藥物獲得良好的控制,儘管如此,仍有一半的頑性癲癇(難治型癲癇)可藉由手術使病情得到控制,手術後再吃1~2年的藥,若完全不發做,有機會慢慢停藥。而,顳葉型癲癇,有80%在開完刀後完全不會發作。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中心主任施養性表示,性發生癲癇的原因有很多,遺傳性占10%,其他則與1、先天性腦皮脂發育不良;2、某種原因退化,如海馬迴硬化;3、結構性的變化,如血管性的變化、腫瘤性的變化;4、外傷;5、感染,如腦炎、腦膜炎;6、代謝異常等等。

何謂頑性癲癇?是指在正確診斷,服用正確藥物,仍每個月發作1~2次,通常會要求患者先住院做一周的檢查,來找出手術的可能性。

顳葉型癲癇,有60%是因為海馬迴硬化所致。有80%顳葉型癲癇患者,在開刀後則不會再發。

術前檢查,1、24小時腦波和影像同步監錄;2、核磁共振(高階的3T檢查);3、正子斷層掃描;4、神經心理學評估;5、放顱內電擊置放術(1、電擊板;2、深部電擊)以及其他相關檢查等。檢查的目的是要找出有無發作的來源。

手術則有一、切除性手術:1、前顳葉切除術;2、選擇性杏仁核海馬迴切除術;3、顳葉外腦皮脂切除術。二、中斷性手術,中斷神經傳導路徑,以胼胝體切開術為主。三、刺激性手術,神經調控的手術,1、迷走神經刺激術;2、腦內深部電擊刺激術;3、海馬迴電擊刺激術;4、癲癇病灶刺激術。

建議先做切除性手術,若不行再做中斷性手術,再不行才考慮做刺激性手術。醫師表示,前兩項健保有給付,而最後一項則須自費,約100萬左右。

若有多發性的病灶或找不到病灶等則無法手術,醫師表示,做切除性手術會造成嚴重神經缺損。若看到有人癲癇發作時,不應強塞東西放入患者口內,要保護患者不讓他跌倒,將患者側臥,保持呼吸暢通,並注意唾液、假牙等哽塞喉部,若有應立即清除;通常會發作1~2分鐘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