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胎兒擋不住… 媽咪急產,別慌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記者:陳立凱
   日期:10月01日
 
   

 

 

 

常聽到有產婦到醫院後,不到1至2小時就生下孩子,不需經歷漫長產痛,聽來頗令人羨慕。

但其實胎兒擋不住,急著要出生,生得太急太快,對於產婦和胎兒都會有很大風險。

急產英文為「precipitate labor」,指產痛後3小時內即完成分娩,發生率約2%,原因與某些母體及胎兒因素相關。

醫學上對急產定義為:第一胎初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速度大於5公分;經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速度大於10公分。

雖然急產無法完全事前避免,但準媽媽一開始就多留意急產相關徵兆,尤其發生急產的高危險群更就要特別留意,留心破水、血樣陰道分泌物、子宮頸成熟擴張等產兆。

生產胎次愈多、愈密集,有早產史,產婦運動量高、生產年齡35歲以上、個子較高大、骨盆腔大但胎兒體重相對較輕者,都是急產高危險群。

不論第一胎或經產婦,接近預產期,若感覺落紅量變多、子宮收縮愈來愈強(即使不會有疼痛感)、有強烈便意、不由自主想用力,下腹部感覺有東西要掉出來,以上狀況要立即聯絡生產院所,趕緊到醫院報到。

急產風險包括:產婦易發生撕裂傷,增加產道撕裂傷裂到肛門的風險;若未能及時產後處理,可能造成母親子宮收縮不良而引發產後大出血;胎兒衝出產道時,若沒有接住,可能導致碰撞受傷,胎頭先娩出,易增加腦部受傷風險;母嬰感染風險提高。

在醫院時,醫護人員會在產前15分鐘將嬰兒處理台的溫度設定維持在37℃,避免新生兒時體溫流失過快,若是急產,來不及進醫院,新生兒較有失溫風險。

●急產應變步驟:

1.先找一個平坦地方,準備乾淨毛巾,注意應保持身體平躺姿勢,不要半蹲或上廁所坐馬桶,以防萬一胎兒出生時,會有掉落受傷危險。陪伴者手掌輕輕壓住陰道與肛門間,讓小寶寶的頭以緩慢速度慢慢娩出。

2.胎兒頭部娩出後,媽媽再用一點點力,胎兒身體應就可以娩出了。

3.胎兒頭和身體娩出後,因有羊水和胎脂所以很滑,應小心用乾淨毛巾包裹並擦拭。

4.注意保留臍帶至少距離胎兒腹部5公分以上,臍帶利用橡皮筋或繩子在中間綁緊,再用乾淨剪刀剪掉。

5.胎兒娩出15分鐘內,胎盤會伴隨子宮收縮娩出,假如沒有,不用急著拉出來,待到醫院再處理。若胎盤也已娩出,陪伴的家屬需幫產婦做子宮按摩,幫助子宮收縮,降低產後大出血發生機率。

6.胎兒易失溫,娩出後要用乾淨清潔毛巾包裹,注意保暖。如來不及準備包巾,也沒剪刀可剪斷臍帶時,將寶寶放在產婦胸腹部位,用媽媽體溫給寶寶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