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上班族飲食失當又不運動,造就四大「圓柱民」

   資料來源: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記者:紀秉瑩
   日期:7月10日
 
   

 

 

 

靠吃來紓壓,飲食選擇失當又不運動的結果,造就許多上班族成了「圓柱民」!一項針對25歲至40歲上班族所做的飲食習慣調查發現,國內上班族多屬外食族,烹調方式偏好炒、煎、炸,且近8成有吃零食習慣、下午茶、宵夜的習慣,偏好高澱粉、高油脂及高糖分的食物,以致2成上腰圍過粗,近半數過重、肥胖。

調查結果顯示,國內上班族多屬外食族,且烹調方式喜以炒、煎、炸為主,高達79.3%愛吃零食,進一步分析其飲食習慣,有34.2%上班族,每餐吃到9分飽以上,另有半數上班族,平均3天左右就會吃一頓下午茶或宵夜,更有近3成是慣性的一日多餐。

台灣肥胖醫學會指出,高澱粉、高油脂及高糖分的食物,最受上班族歡迎,且用餐時習慣搭配含糖飲料,都是導致上班族身材肥胖的原因,依據飲食偏好取向,可歸納出四大「圓柱民」,分別是「素食油油族」、「肉食暴龍族」、「甜食狂熱族」、「澱粉過剩族」。

台灣肥胖醫學會秘書長林文元表示,許多人以為吃素有益身體健康,但若吃下的素食是加工類素食,且烹調方式偏油,吃素也容易導致肥胖,調查顯示,有高達4成素食偏好者的BMI值超標,體內堆積過量脂肪,成為肥胖一族。

另外,調查指出有13%上班族為「肉食暴龍族」,幾乎不吃青菜,雞排、鹽酥雞為最愛,導致其中2成6的人,BMI值達肥胖等級;而1週至少有3天要吃甜食的「甜食狂熱族」,製造過程大量添加油脂的蛋糕、甜甜圈,加上鮮奶油、巧克力等裝飾,有4成4的人 BMI值過重,其中女性有22%腰圍超過80公分。

林文元指出,只要身體累積7700大卡熱量,就會增加1公斤脂肪,若是又不運動,更容易導致腹部肥胖,適當飲食加運動以及減少油脂吸收,是健康瘦身的3大要素,呼籲上班族掌握多蔬果、少油脂原則,烹調方式以水煮、清蒸為主,且每天進行輕度至中度運動,以消耗多餘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