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患者常常意志消沉,需要透過治療加以改善。中醫師陳朝宗表示,傳統中藥可輔助治憂鬱症,有助縮短西藥治療的時間、劑量,以及改善憂鬱症的症狀,但通常僅適用於輕中度憂鬱症,而且沒有自殺行為者,常依肝氣鬱結、氣鬱化火、血行鬱滯、痰氣鬱結、心陰虧虛、心脾兩虛、肝陰虧虛、臟躁症等證型用藥。
陳醫師在學術研討會中指出,肝氣鬱結者,治宜疏肝解鬱,理氣暢中,常用柴胡疏肝湯等中藥方,其中,香附、柴胡、枳殼、陳皮等中藥材能疏肝解鬱、理氣暢中,而芍藥、川芎、甘草有助於活血定痛、柔肝緩急;氣鬱化火者,治宜疏肝解鬱,清肝瀉火,常用加味逍遙散等中藥方,其中,牡丹皮、梔子能清肝瀉火。
陳醫師指出,血行鬱滯者,治宜活血化瘀,理氣解鬱,常用血府逐瘀湯等中藥方,這道方子為四逆散合桃紅四物湯加味而成,其中,四逆散疏肝解鬱,桃紅四物湯活血心瘀,配伍牛膝、桔梗等中藥材,有助於理氣活血、調和升降。
痰氣鬱結者,治宜行氣開鬱、化痰散結,常用半夏厚朴湯等中藥方,其中,厚朴、蘇葉能理氣寬胸、開鬱暢中,而茯苓、半夏、生薑能化痰散結、和胃降逆;心陰虧虛者,治宜滋陰養血,補心安神,常用天王補心丹等中藥方,其中地黃、麥冬、天冬、玄參能滋補心陰,而茯苓、人參、五味子、當歸能益氣養血,至於酸棗仁、柏子仁、遠志、丹參有助於養心安神。
心脾兩虛者,治宜健脾養心,益氣補血,常用歸脾湯等中藥方,其中,甘草、黃耆、黨參、茯苓、白朮、當歸、龍眼肉等中藥材,能益氣健脾、補氣生血,而遠志、棗仁、茯苓能養心安神,至於木香則有助於理氣醒脾,使整個藥方可望補而不滯。
肝陰虧虛者,治宜滋養陰精,補益肝腎,常用杞菊地黃丸等中藥方,為六味地黃丸合加味逍遙散去白朮所組成,其中,地黃丸可起到補益肝腎之陰的好處,而加味逍遙散可望起到疏肝解鬱、清熱瀉火等作用;臟躁症者,治宜甘潤緩急,養心安神,常用甘麥大棗湯等中藥方,其中,甘草能甘潤緩急,而小麥味甘微寒,可以補益心氣,至於大棗則能益脾養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