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如何選擇正確的科別就醫系列 - (2)如何選擇正確的科別就醫

 


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局 

作者:陳亮恭台北市立陽明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看病人人都會,不過要正確就醫,可不是件簡單的事,為避免掛錯科別而延誤病情,民眾應對不同症狀之建議就診科別有基本的認知。

回想阿公阿媽的時代,所謂「選擇正確科別就醫」的問題並不存在,因為當時能有一個有執照的醫師在村子裡執業已經不容易了,而且當時的醫學教育也沒有「專科(specialty)」的概念。

「專科」概念的發展
隨著時代進步與醫藥發展,醫療逐漸走入專科化,進一步還走入了「次專科(subspecialty)」與「次次專科(sub-subspecialty)」等範疇,這裡的「次」指的是「更加專業」,而非字面上「次一等」的意思。
自 從有了專科的概念後,醫療大致分為內、外、婦、兒四大科,但這樣的分科漸漸不足以面對新時代醫學的進步,所以又出現「次專科」,例如內科中有心臟內科、胃 腸科、新陳代謝科等等。不過,醫學的分科可不是到此為止,以胃腸科而言,有人專長肝膽疾病,有人則專長上消化道疾病;新陳代謝科中有人專長糖尿病,也有人 專長甲狀腺疾病,因此,所謂的「次專科」又走入了「次次專科」。
有人笑說,哪一天眼科會不會也分成左眼科與右眼科?然而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近年來流行的專科,便是將過去的次專科進行組合,以提供完整的照顧,例如「安寧療護」與「老人醫學」等等,都不是依器官來分科,而是以病患所需要的醫療服務進行整合。

認識主專科
衛 生署所明定的專科醫師有所謂「主專科」與「次專科」,例如內、外、婦、兒與家庭醫學等為主專科,而○○內科、○○外科……等則是所謂的次專科。如要取得次 專科醫師資格,大致上必須要是先取得主專科的專科醫師資格,方能接受相關專長訓練,也就是說要在大科之上再進一步學習、訓練,才能取得次專科醫師資格。
1. 內科
所謂的內科是由英文(Internal Medicine)翻譯而來,主要治療範圍包括所有想得到的內臟器官,例如心臟、肺臟、肝膽、腸胃、新陳代謝與內分泌、過敏免疫風濕科等琳瑯滿目的領域;而在臨床工作上,大致是以藥物及不開刀的方式進行治療。
近 年來內科也有較為侵入性的治療,這些屬於侵入性內科治療的發展,實際上也改變了外科醫師所面對的病人,舉例而言,許多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可能會先接受 心導管檢查與冠狀動脈擴張術的治療,而不必例行性地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不過,何時應該要採取內科治療、何時要採取外科治療,則必須由專科醫師做專業上 的判斷。
2.外科
「外科」這個名詞,據說是承襲日文翻譯而來的,其英文原文為“Surgery”,而非相對照於內科的“External Medicine”,但是,日本人當年做這樣的命名,應該也頗具對照的意義。所謂的外科,在臨床工作內容上多以手術為主,對應於內科的許多次專科,外科也 有其次專科,例如心臟外科。
在外科的領域中,肝膽腸胃、甲狀腺與乳房外科等領域是歸在「一般外科」,不過如果問題出在大腸,則屬於大腸直腸外科;至於一般民眾常認為性功能的問題是「腎臟科」的範疇,其實是錯誤的,應該要由外科中的泌尿科或內科中的內分泌科予以診治。
3.婦產科
這個科別的範疇大致上應該很明顯,主要是一般婦人疾病、懷孕與不孕症的治療。不過,婦產科不是只有女性就診,在不孕症的治療上,男性偶爾也必須一同去婦產科就診,且「精子銀行」也是設在婦產科。
4.小兒科
目前很多醫院針對這個科別都在進行「正名」,逐漸改為「兒童醫學科」,因為所謂的小兒科,所看的病人是以0~18歲為主(也有一說是0~14歲),所以用「小兒」來稱呼這群青少年,難免會有需要正名的困擾。
理論上,所有未成年的病人都可以看兒童醫學科,且兒童醫學科主要是內科系統的運作模式,如病人需要開刀,則會轉介至小兒外科或其他相關的外科去處理,並非由兒科醫師繼續處理。

找對醫師是門大學問
隨著醫學的進步,醫療服務也不可避免地日漸專科化,在這麼多眼花撩亂的科別之中,究竟要如何找到最適合的醫師,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了。
生 老病死本是人類不可避免的過程,不過,當身體有病痛時,免不了會焦慮不安,甚至「病急亂投醫」。尤其大部分民眾並非醫療專業人員,對疾病的病因不是很清 楚,有可能因為掛錯科別,延誤就醫時間,也浪費了醫療資源,例如同樣是肚子痛,問題有可能分別源自於腸胃系統、心臟血管系統、泌尿系統或生殖器官系統等。

如何選擇正確的科別就醫?套句台灣俗語:「講到讓你知,鬍鬚可打結」,也就是說這是件難上加難的事情。為減少民眾掛錯科、看錯病的情形持續上演,以下將針對常見症狀的建議就診科別進行說明

發燒
建議就診科別
1.感染科
2.過敏免疫風濕科
3.家庭醫學科
4.一般內科

健康小常識
發燒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1. 合併體表皮疹,可能是麻疹、猩紅熱、水痘、風疹、斑疹傷寒。
2. 合併咳嗽、痰等現象,可能是支氣管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痲疹、扁桃腺炎、肺結核、肺膿瘍。
3.合併流鼻涕時,大多是感冒(鼻竇炎則會流膿鼻涕)。
4.合併嘔吐,可能是食物中毒、腦炎、猩紅熱等。
5.合併腹瀉,可能是腸炎、食物中毒。
6.合併有皮膚疼痛、紅腫時,可能是蜂窩組織炎、急性淋巴節炎。
7.合併有黃疸時,可能是急性膽囊炎、肝膿瘍、急性肝炎。
8.合併有泌尿系統症狀時,可能是腎盂炎、膀胱炎的前兆。

腹瀉
建議就診科別
1.胃腸科
2.家庭醫學科

健康小常識
瀉指的是糞便通過腸子的速度較平常快,以致其中所含水分來不及重吸收就被排出。造成腹瀉的原因很多,包括濾過性病毒感染、不潔飲食、情緒壓力、過度飲酒、使用抗生素這類的藥物等。
一般處理原則:
1.暫時先不要吃固體食物,讓腸胃道休息一下。
2.補充些清淡的熱飲(開水或清湯)、運動飲料。
3.如症狀已逐漸改善,可開始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香蕉、白米飯、吐司。
4.腹瀉期間不要喝酒、喝牛奶,且暫時避免吃乳製品或含豐富纖維素的食物。
必須立刻就醫的情況:
1.腹瀉伴隨嚴重的腹部痙攣、頭暈、畏寒或發燒超過38.3℃。
2.出現嚴重脫水現象,如口渴、唾液黏稠、頭暈、虛弱、尿液暗黃。
3. 糞便帶血、解出有如柏油顏色的糞便(有些藥物和鐵劑也會造成黑便,此時便不需擔心)。
4. 持續腹瀉達2天以上(3歲以下幼兒持續1天、6個月以下嬰兒持續8小時以上)。


回到「如何選擇正確的科別就醫系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