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肺癌末期反應率高

發表於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記者:陳詩婷
   日期:101年07月10日
 
   

 

 

 

標靶藥物近年來幾乎成為末期或無法開刀切除的肺癌患者主流用藥,但仍有不少患者病情無法獲得控制。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醫師在2012年北京舉辦的第五屆世界癌症大會發佈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他利用傳統化療藥物配合血管生成抑制劑,有效地治療了6位非小細胞肺癌末期的患者,達到近七成的反應率。

戴承正醫師表示,此研究契機是由一位病患家屬主動提出國外有相關的研究資料,希望也能在台灣施行傳統化療藥物合併標靶藥物的治療方式;再加上近年來標靶藥物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末期患者的成效不佳,因為傳統的標靶藥物如得舒緩(Tarceva)或艾瑞沙(Iressa)對於普通的肺癌患者有效,但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末期的患者反應率僅達2-3成,成效並不如預期高,因此他希望藉此研究能找出更有效治療肺癌患者的治療方式。

針對反應率低而存活期短令人沮喪的肺癌治療,戴承正醫師提供了治療的新想法,他以兩種傳統化療藥物合併血管生成抑制劑,來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末期病患,試驗此治療是否對於肺癌治療有效。
2007年,約10位末期肺癌患者自費接受戴醫師建議治療,有些病患已經使用過多線藥物,若治療失敗即面臨死亡,經治療後,約有一半的患者存活18個月以上,甚至得到良好控制超過五年,目前已經沒有再使用化學治療。

2009年,戴承正醫師申請正式人體試驗,將此治療方式使用在6名非小細胞肺癌末期或無法切除的患者身上,結果發現,6名患者中,高達4位患者疾病得到良好控制,反應率達到66.6%,另外一位治療六個月後仍呈現疾病穩定,只有一位治療沒有正面療效。這一研究的初步報告指出標靶藥物治療提供了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新契機。

當然所有治療均需視癌症患者對藥物的反應而定,這次研究在使用傳統化療藥物配合血管生成抑制劑以治療肺癌末期病患,在第一線的治療竟有機會超過五成的反應率。目前此一臨床試驗仍在進行,希望能嘉惠更多非小細胞肺癌末期的病患;此研究之初步研究報告已在2012第五屆世界癌症大會(BIT’s 5th Annual World Cancer Congress-2012)發表。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