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臨床外用與皮膚刺激反應
夏天三伏貼或是冬天的三九貼都是中醫門診常見的一種傳統穴位敷貼治療法,穴位敷貼就是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溫通、化痰定喘的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辛溫發散的中藥對穴位產生化學性、熱性刺激,以減緩過敏的發作,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敷貼通常含有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細辛、乾薑等藥材,各家成份略有差異,將諸藥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勻做成塊狀敷貼於人體上。這種穴位敷貼方式屬發泡療法,臨床上敷貼部位有些病人皮膚會有瘙癢、潮紅及熱、紅腫現象,有些甚至會現痱子樣皮疹、起水泡或過敏之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發生9。
白芥子為無毒之品,本身無刺激作用,但研究證實白芥子會對皮膚有明顯的刺激性,主要是因白芥子?遇水後經芥子?水解,生成異硫氰酸對羥基苯酯(P-Hydroxybenzyl-isothiocynate)即白芥子油,白芥子油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會造成引赤發泡現象,能引起充血、灼痛,可直接致敏,出血者及皮膚過敏者忌用,更不可過量使用。
七、皮膚刺激反應相關研究
宋曉平等對白芥子、斑蝥的發泡性質進行研究,觀察受試者發泡率、發泡大小、發泡時間及疼痛程度,0.05g/穴、0.01g/穴敷貼後每15分鐘觀察皮膚情形及詢問疼痛程度並紀錄,最長敷貼時間120分鐘,最長觀察時間360分鐘,結果在安全劑量範圍,白芥子的發泡首先是皮膚紅腫,高出周圍皮膚,看不見類似燙傷透明水泡,劑量越大,發泡率越高,每穴用0.05g敷貼時期發泡率>80%,發泡越大;白芥子的發泡時間均數約為2小時,不同劑量的白芥子發泡時間無差異;以0.05g/穴組的疼痛率最高,可能與白芥子?水解產物對皮膚痛覺感受器的強力刺激有關,而疼痛程度與是否發泡有關10。石建芳等在進行敷貼治療拾取生熟各半可減輕對皮膚的刺激避免皮膚起水泡11。因此,建議穴位敷貼最好以粉狀狀態保存在冰箱內,現用現配,以防止白芥子?水解,以減輕皮膚刺激反應;敷貼最佳時間為成人2~4小時,兒童30分鐘~1小時,可根據個體體質的不同而適當縮短敷貼時間12。孕婦、一歲以下幼兒、有皮膚病、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的過敏病患、嚴重心肺功能不足,以及有發燒和咽喉發炎者,都不適合使用穴位敷貼。
八、結語
雖然白芥子臨床外用時,發泡反應是穴位敷貼過程中較為嚴重的皮膚刺激表現,也有臨床研究減少或不發泡可減輕對皮膚的刺激,但會不會直接影響敷貼的療效呢?發泡的必要性及發泡與療效間關係等臨床相關議題,值得後續深入研究,以期發展最佳療效的穴位敷貼。
參考資料
9. 歐明,王甯生主編.中藥及其製劑不良反應大典[M]. 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5.
10. 姬曉蘭,宋曉平.穴位敷貼療法中發泡藥物的研究[D].新疆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11. 石建芳,徐建斌冬病夏治中藥穴位敷貼法治療咳喘病3000例療效觀察
12. 強志鵬、時吉萍、張杰生,白芥子貼皮膚刺激試驗[J].中國臨床醫藥研究雜誌,2004,129:13701~13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