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用對藥治病、用錯則致命」,為保障民眾用藥安全,衛生署將藥品分級制度分為3級,分別為「處方藥」、「指示藥」及「成藥」,同時也呼籲民眾,像是抗生素、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副作用風險性較大的「處方藥」,民眾切勿自行前往藥局或藥房等場所購買使用。
「處方藥」指的是「限由醫師處方後,經藥事人員調劑供應之藥品。」例如:抗生素、高血壓及糖尿病等藥品;「指示藥」則是不需要醫師處方,但是購買使用前需請教醫師、藥師或藥劑生,例如:綜合感冒藥、多數的胃腸用藥等;另外「成藥」是屬於藥理作用緩和,不需醫藥專業人士指示,民眾可自行購買,並依藥品說明書與標示使用,例如:生活中可隨時購買之綠油精、白花油及乾洗手液等。
依據藥事法規定正當使用合法藥品產生的藥害,可請求救濟,所謂藥害救濟,就是指民眾在使用合法藥物卻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而導致死亡、障礙或是嚴重疾病時,能獲得迅速救濟的服務。因此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市民,購買「處方藥」時務必要持醫師處方箋至藥局,經藥事人員調劑後才能合法取得醫師處方藥,若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方能請求藥害救濟。
衛生局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自100年起迄今辦理藥局(商)稽查共計1,426家次,此外;特別將「無處方箋販售處方藥」列為重點稽查項目,衛生局再次呼籲市民注意,若發生身體不適,應先就醫,以免發生藥品傷害時,無法獲得藥害救濟之補償,同時呼籲藥局應加強自律,切不可無處方箋販售處方藥,倘違反上開規定經衛生局查獲,將依藥事法處辦。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6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