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衛生署公佈99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排行第一的仍是居二十多年不退位的「惡性腫瘤(癌)」,而單就臺北市的統計,平均約每1小時53分鐘就有1位台北市民因癌症死亡。在這高比例致死的癌症之中,結腸直腸癌則一直都是十大癌症死因排行的前三名。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有逐年增加及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更有不少演藝人員因大腸癌送了生命,像是國寶藝人康丁、大愛演員邱秀敏、知名歌手蕭亞軒的母親..等,而現今仍有屏風表演藝術總監李國修及藝人賀一航都還在與大腸癌努力搏鬥當中,曾受大腸癌折磨且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的藝人楊烈,便曾在一場慈善演唱會中,以自身的經驗,呼籲大家重視大腸癌篩檢的重要性。
其實國民健康局自93年開始推動50-69歲民眾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但至98年底該族群2年內曾做過檢查者僅10%,由於篩檢率偏低,健康局自99年更特別擴大辦理大腸癌篩檢工作。為此專業醫師也呼籲,主動定時做癌症篩檢,大腸癌可以早期被發現,其治癒率更是高達80%以上。反之如要被動的靠顯性症狀來判定是否罹患大腸癌,往往結果都是悲劇收場。台大醫院內科部暨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邱瀚模也強調,大腸息肉是不會有症狀的,早期的大腸癌也沒有明顯症狀,一旦有症狀發生,大多都已進入治療效果較差的第3或第4期。
而據美國流行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報導,如民眾的生活型態是屬於經常久坐型的,可能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相關研究也提出具體數據,表示如超過10年以上都是從事久坐類型的工作,得到大腸癌的風險恐比從來不曾從事靜態工作者高達2倍之多,得到結腸癌的風險也比不曾從事靜態工作者增加44%。相對觀察這類久坐型的族群,熬夜、少運動、飲食不正常等生活習慣,正也都是罹患大腸癌的主要因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家醫科李秉翰醫師便呼籲,平時要預防大腸癌,應盡量避免食用過多動物性脂肪或容易烤焦的炭烤類食物,另外除了建議要多攝取青菜、水果等高纖食物外,菸酒不碰、多運動、不熬夜,適時舒壓及養成每日排便習慣也是必要的,如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個人更要聽取醫師建議,定期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一但有問題時才不會錯失治療良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