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分析4千多例藥物濫用個案,發現「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s)類藥物高居濫用首位。醫師表示,亂吃或任意停用安眠藥、抗焦慮或癲癇藥物,當心出現藥物戒斷症狀或中毒。
台北榮總昨天舉辦「2011國際中毒診斷與救治研習會」,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分析,1986年至2008年共4500多件藥物濫用個案,發現蝴蝶片、 FM2(俗稱約會強姦丸)、一粒眠等苯二氮平類鎮靜安眠藥物,近年濫用案例達3千多件,這些藥物應是第三、四級管制用藥,需要醫師處方,但不少患者從其他管道取得藥物;非苯二氮平類藥物,如使蒂諾斯等,濫用個案亦有600例。
楊振昌說,苯二氮平類藥物包括安眠、抗焦慮或抗癲癇用藥,相較於第一、二級管制藥物安全,但任意服用或斷然停藥,可能出現戒斷症狀,如意識不清、胡言亂語等;肝腎功能不好、代謝較差的人,藥物在體內停留時間較久,還可能中毒、昏迷、甚至呼吸抑制死亡,死亡率達1.3%。
過去有一名60多歲婦人,被虎頭蜂嚴重螫傷,連續4周使用短效的苯二氮平類藥物。沒想到停藥後,婦人胡言亂語,一直對著天花板講話,旁人以為是中邪,後來會診毒物科,才發現是苯二氮平中毒。楊振昌說,曾有患者睡不著,一天服用80、90顆安眠藥,已出現藥物成癮。
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講座教授何英剛表示,過去有民眾為收集安眠藥,一路開車從北部到南部看診,為幫助睡眠,卻導致慢性中毒。「歐美國家把藥物成癮當作慢性病治療。」他說,不可輕忽停藥後的戒斷症狀,意識不清可能會危及生命。
楊振昌指出,一般短效鎮靜安眠藥物約4周可能產生習慣性上癮,長效藥物約6至8周,但因個人健康狀況及藥物耐受性不同,新陳代謝有差異而影響藥效。另外,酒精與安眠藥的藥理性質相似,若同時吃下肚,恐怕會出現藥物加乘效果,民眾用藥時,千萬要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