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慢性藥+保健品 小心藥物性肝炎

發表於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記者:陳忠宏
   日期:100年11月04日
 
   

 

 

 

56歲張女士是C型肝炎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史,平常愛吃保健食品,近日睡不著,順手拿先生的安眠藥來吃,沒想到隔天全身倦怠、臉色和尿液都變黃,家人趕緊將她送醫,根據病史和抽血等檢查報告,為藥物引起的急性肝炎,若延遲就醫,恐肝衰竭,可能致命。

許多老人就醫科別多,每次看病都拿一大包藥,再加上親朋好友推薦的保健食品,每天吃一大把藥丸子,引發藥物性肝炎的風險極高,在門診中十分常見。

藥物性肝炎是肝衰竭重要原因之一,已有超過900種藥物、毒素及草藥,被發現有肝毒害作用;5%的黃疸病例和10%的急性肝炎住院病例與藥物有關。

肝臟是人體毒物代謝中樞,幾乎所有藥物或化學物質都經肝臟轉換後排泄出體外,正常安全劑量不傷肝,一旦服用過量,就對肝臟造成傷害,藥物量愈多,傷害就愈大。

舉例來說,止痛藥服用過量或與酒精等傷肝物質併服,就可能造成肝臟傷害;有些藥物在正常劑量下也會造成某些人的過敏反應,這種反應和藥物劑量無關,對肝臟傷害也難以預測。

臨床常見,肝硬化患者吃了一般劑量安眠藥或鎮定劑後,造成肝昏迷,引發危機。因此,肝炎、肝硬化而使肝機能不全的病人,服用藥物需謹慎小心,必須在醫師指示下服用。

藥物性肝炎好發族群包括:年齡超過50歲、老年人体重不足者、蛋白質高度缺乏者、B型、C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過敏病史及腎功能異常者、酒癮者。

一旦被診斷為藥物性肝炎,患者應立即停用可疑藥物及解毒藥物、持續追蹤肝功能、多休息和高蛋白飲食,如及早發現即刻停藥,通常90%患者在3個月內都可恢復正常。

提醒民眾,用藥前需了解藥品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如有傷肝副作用,必須定期檢測肝功能。需長期用藥的慢性病患者,應定期檢測肝功能,而慢性肝病或腎病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適當減少藥量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