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草考證
早在秦朝時期(西元前221~206年)芍藥就已普遍栽培,但當時牡丹、芍藥不分,皆稱芍藥,至東漢末年(西元25~220年)才將草本者稱芍藥,木本者稱牡丹;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113方中有三十餘方配伍以芍藥;同時期之《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芍藥味苦平,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生川谷及丘陵」,文中僅記載了芍藥的性能功效,惟未論及藥物之炮製方法與品種鑒定等內容,然就當時芍藥的栽種狀況來看,藥源應是野生品或家種品未經炮製的芍藥的根(即今之赤芍);直到宋朝王懷隱在《太平聖惠方》中將芍藥分為白芍和赤芍兩種,二者均用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入藥,前者用野生植株的乾燥根,不去皮,後者用栽培品的根去皮並進行各種加工炮製1;明朝李時珍更在《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四卷中敘述:「白芍藥益脾,能於土中瀉木;赤芍藥散邪,能行血中之滯」2;故自《太平聖惠方》後,赤芍、白芍即分用至今,其中白芍苦酸微寒,有斂陰養血之功;赤芍苦寒,有涼血散瘀之用,兩者炮製與療效明顯不同。而另有《本草備要》對赤白芍之分別則是赤白各隨花色,單瓣者入藥。
現今中藥商品中,白芍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採挖後經刮皮,沸水煮後曬乾,稱之為白芍藥;赤芍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之根,採挖後直接曬乾稱之為赤芍 3。
二、化學成分
赤芍含有豐富的類化合物,主要含有芍藥Paeoniflorin 3.1~7.2%,白芍化學成分與赤芍大致相同;經炮製後芍藥經含量測定為:生赤芍>炒白芍>生白芍4。
三、應用
赤芍味苦,性微寒,入肝經,實驗室研究發現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抗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臟和肝臟,抗腫瘤等5;臨床上常用於涼血散瘀、清熱退熱、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經,有解痙、解熱、鎮痛、鎮靜和抗驚厥的活性5;臨床上既能養血斂陰,以治血虛引起月經不調、痛經、崩漏,以及自汗、盜汗等症;又能平抑肝陽,以治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症見頭脹、頭痛、眩暈、耳鳴,或煩躁易怒等;還能柔肝止痛,用於肝氣鬱滯、胸脅疼痛,肝氣犯胃、胃脘疼痛,肝脾不和、腹部攣急、疼痛,以及血虛、血不養筋引起的手足肌肉攣急、疼痛等症。
赤芍行血活滯,白芍養血和營,一散一斂,一瀉一補,具有清熱涼血,養血活血,柔肝止痛之功;臨床上常合併使用於:血虛而兼有瘀滯之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分有熱,低熱久久不退,陰虛津虧,餘熱未清之口乾舌燥,目赤而痛,肝鬱血滯之胸脅疼痛,腹痛堅積等症6;故臨床調劑時,若調劑時處方上書寫赤白芍五錢或各五錢時,應調劑赤芍五錢、白芍五錢二種藥材才對。
參考資料
1.嚴玉平、宋曉宇。白芍與赤芍的分化與應用初探。時珍國醫國藥。2008:19-7。
2. 馮石強、謝鳴。升麻葛根湯中赤芍與白芍辨析。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34-1。
3. 祝之友、牟克祥。《傷寒論》湯方藥物古今變異研究(Ⅱ)--芍藥的本草源流及臨床應用。時珍國醫國藥。2004:15-3。
4.由會玲、嚴玉平、高豔芝、李國川、郭武豔、白衛娜。芍藥及不同炮製品中芍藥含量的比較研究。四川中醫。2009:27-6。
5.項亞西、張京紅。赤白芍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差異。海峽藥學。2010:22-11。
6.劉慶林。赤芍的臨床配伍應用淺析。光明中醫。2009:1:24-1。
|